2008年北京奥运会惊艳世界,而“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北京奥运会会徽让全球目光聚焦到中国印章文化。华夏儿女,把民族精神几千年文明浓缩进一方肖形印中(所谓“肖形印”就是印面上刻铸各种人物、动物、文饰形象的印章),用这枚盛世的华“章”盖下印记,就意味着用我国最庄重、最神圣的礼仪,向全世界庄严承诺,...
一石一世界,一石一情致,一石一故事,从周秦两汉的古玺印,到明清文人流派印章;从古代的印谱到以“四大国石”为主的珍稀印材……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印文化而言,此次展览也许只是豹之一斑,但对于爱印人乃至广大观众而言,无疑有着一斑窥豹的效应。(图片由上海韩天衡美术馆提供)责编:李晓霞 ...
从千年前印着工匠名字的一只陶罐,到汉代简牍上的一块封泥,再到如今的一块块印章,重现中国印信发展脉络。而齐鲁印信在中国印信发展早期的先秦时代,就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和特征,是中国印信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也是齐鲁印信文化的传承体现。信义之邦,齐鲁印风独树一帜 齐鲁印风在中国印信发展史中占有突出...
总之,明末以降,篆刻理念由“印宗两汉”到丁敬突破两汉的广泛的“印内求印”;由邓石如的跳出“印内求印”的局限,到“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由赵之谦的超越“以书入印”藩篱,到宏博意义上的“印外求印”;再由吴昌硕的突破前贤,形成浮雕般的二重空间的奇崛印风……...
中国的印章艺术,兼具独特而古老之特性,在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以书法 雕刻两相结合,具有实用、欣赏、收藏之价值,是贡献给人类艺术宝库的艺术珍品, 是东方民族的瑰宝。从战国至秦汉,官印、私印取材以铜、玉为主,到元明文人以 石刻印始,风气盛极一时,石章与书法、绘画相结合,流传至今,即谓石印时代。流光...
作为“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的策展人,书画篆刻家韩天衡表示,此次展览之所以称之为大展,是因为其中珍贵的古印谱就有150余部,周秦两汉的古玺印精品有130余件;明清流派印章包括明代的文彭、何震、苏宣及清初的程邃、林皋等,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家,邓石如的皖派以及吴让之、徐三庚等,以及之后的赵之谦、胡...
通海红色印文化体验馆成立于2022年1月30日,这里展示的红色印文化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文化艺术工作者及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印章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我希望在深挖红色印文化时代内涵和精神特质,确保展示内容...
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 岁末年初,由著名书法篆刻大师韩天衡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精心策划的“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正式亮相上海韩天衡美术馆。此次展览首次以中国印章发展历史为主线,汇集了印章、印谱、印材等涉及中国印章艺术不同方面的展品。这些展品以上海韩天衡美术馆的馆藏为基础,同时向西泠印社、...
中国印文化,广义而言,“是指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下,与印章、篆刻、印学有着密切关联的艺术、历史、学术、文化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其核心在于“印章文化”“篆刻艺术”和“印学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昌化鸡血石对章。 早于先秦之时,印章便已广泛地为人所用,但那时的印章尚被称作“玺”,也并非是骚人...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印刷文化一定会继续传承下去。对此,一是在保护中传承,收藏保护好印刷的最大成果——历史典籍版本,也要收藏保护好不同时期的印刷设备,让各种印刷技术有人传、不失传;二是在应用中传承,运用各种方法培育市场,让越来越多的读者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