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宗教是指印度的宗教统称。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教的影响深入到它的社会与文化的每一部分。宗教在这个国家及其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中心和决定性的角色。印度被称为宗教博物馆,其中最重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全印有约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创立的婆罗门...
可印度教也不好过,伊斯兰统治时期五百年,婆罗门种姓想高高在上都不行,穆斯林说了算。祭司阶层都崩了,印度教变成了一个散漫教派,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模样。商羯罗还改了不少东西,各种“大师”也纷纷添砖加瓦。所以,从那时起,婆罗门教慢慢地就变成了印度教。现代社会里,印度教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一...
与此同时,印度教同样受到严重打压,但是商羯罗改革后的印度教保持传统信仰的同时吸收了新兴思想,使印度教在印度扎根,一直主导和影响着印度人的生活。印度教依靠根深蒂固的底层力量顽强地制约着伊斯兰教的意识入侵,且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利于阶级统治,最终...
印度教的名称是西方人取的,意思是印度人的宗教,实际上是印度本土上的不同信仰组织集合的一个统称。印度人自己其实对这个名称不是很满意,印度人对“印度”这个名称就不满意。他们自古以来就自称婆罗多,前段时间还闹出了改名的大新闻。 印度名称来源于印度河,印度河的古名是“Sindhu”,波斯人因为发不出“S”的音...
印度教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和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基本介绍 所谓“印度教”是存在于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
然而这与伊斯兰教教义不符,印度教教徒也并不领情,因此最终破功。其次印度教的人口过于庞大,让传教行动变得几乎不可能完成。印度次大陆自古就是人口稠密的地区,而这人口稠密地区的人口全都信仰印度教。即使外来入侵者可以统治整个印度。但想要在印度全面推行其他宗教,这需要很长时间。长到人的寿命几乎可以说望尘...
印度教民族主义(Hindu Nationalism)产生于印度独立运动时期,其理论奠基人是V·D·萨瓦卡(Vinayak Damodar Savarkar,1883—1966)。萨瓦卡在其著作《印度教特性》(1923年初版,1942年修订)中首次提出和阐述了“印度教特性”(Hindutva,或译为印度教徒特质)和“印度教国家”(Hindu Rashtra)的理论。这一理论的...
印度教 印度教是一种多神教,信仰许多神祇,其中最重要的是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每个神祇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功能,以掌管宇宙的不同方面。印度教的信仰也包括对自然神的崇拜,以及对千百年来传承的祭祀仪式的重视。印度教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轮回转世和业力报应,即生命在不断的死亡和重生中循环,最终的目标是解脱...
印度教(英语:Hinduism),梵文称吠达教(天城体梵文:वैदिकधर्मः vaidikadharmaḥ)、娑那旦那教[1](天城体梵文:सनातनधर्मः sanātanadharmaḥ )或阿耶法[2](天城体梵文:आर्यधर्मः āryadharmaḥ),是对于古印度六派哲学流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