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梯:印尼华侨的故..为选季延校址,他哭了 1923年,郭文梯生于晋江罗山梧桉村。 13岁那年,郭文梯家罹匪患,父亲郭季延不幸被打死。后来,他不得不辍学,到社会讨生活。 16岁,兄长都被抓去做壮丁后,母亲柯乌底忍痛把
作为原籍同安(现为厦门翔安)的印尼华侨,郭天夜生前有着浓浓的爱国爱乡情怀,其留下的若干文字披露了“同安人”开拓印尼峇眼的艰难情形,其中,让人动容的是,这些远赴南洋的“同安人”竟把定居地的河流命名为“洛江”!—— 林鸿东 开拓印尼峇眼的同安人 1 在苏门答腊中部,面对马来半岛的马六甲的洛江河畔,有座居住10...
1966年4月5日发出封闭全国所有华人社团和学校的命令,形势对华族人士非常不利,更发生了宁祥雨事件和红帽兵在班芝兰大街追打华人事件,一时人心惶惶,在此情势下,华人社团活动份子纷纷离开印尼,只剩下一些自以为安份守纪、未曾犯法的人固执地留下来不走,郭毓秀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 谁知不出两个月,雅加达西区军管分...
作者:陈亚泉口述 江英时记录 伍定瑞 整理编辑 1987年旧文章 我县华侨众多,侨居他乡异域,散布四海五洲。印尼泗水埠也是华侨的重要居住区之一。 泗水埠华侨“玉融公会”,创建于1913年7月1日,由融籍华侨薛其钿、郭传枝(亚士)、杨积山、林则煦具名立案,正式申请为社团。 第一任主席薛其钿。 第二任主席郭传枝。 ...
印尼华侨第三代在学校根本接触不到华文。很多老华侨为子孙后代不会讲中国话而着急,印尼晋江同乡会也准备办学习班,给那些没有受过华文学习的孩子们补上这极其重要的一课。而郭老的孙子,25岁的郭迪杰却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我一个中国人,要不会说中国话,很没面子!”说这话,迪杰很坚决。 不光迪杰,郭家的...
华侨华人的故事(第79篇) 印尼华族楷模郭毓秀 撰文/梭罗河 图/由郭毓秀先生肖像 1997年,一位九十一岁的印尼华人,接到了參加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慶典活動的邀請。 接到邀请函,他心潮澎拜,当即挥笔喜賦一詩: 《香港九七回歸祖國》 趙壁回歸奏凱旋, 榮參慶典喜難宣。 百年耻辱一朝雪, 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