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汝贵是和叶志超一起逃跑的,叶志超判了个斩监候,卫汝贵怎么也不能比他判的更重。但事实是,此时朝廷内弹劾卫汝贵的奏折已如雪片般飞来,一场轰轰烈烈寻找“背锅侠”的运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不久卫汝贵被清廷以罪责严重,将其革职拿问。李鸿章为其说情未果,被械送京师。最后经审理卫汝贵所受指控为:1)临阵...
历史知识> 卫汝贵 清安徽合肥人,字达三。早年从淮军将领刘铭传镇压捻军,累迁至副将,晋河州镇总兵。因李鸿章荐其忠勇,留统北洋防军。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战起,奉命率盛军马步六千余人赴援平壤。因治军不严,屡有克扣军饷、纵兵抢掠情事;又恪守妻诫,遇敌则避走,自平壤退至辽东,遭朝士弹劾,被革职逮问。次年...
淮军60岁的老将卫汝贵,被确定为此次战败的罪魁祸首,共犯有驭下不严、纵兵扰民、贪墨军饷、临敌溃退等几项大罪,愤怒的光绪下旨,说他“临敌节节退缩,贻误大局,并有克扣军饷纵兵抢掠情事,罪状甚重,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军律而敬效尤?卫汝贵着依律论斩,即行处决。”结果卫汝贵被斩杀,临死前还在哭叫冤枉...
其实,甲午战争,朝鲜一役,整个清军表现都不行,卫汝贵的盛军在西南战场作战还算得力的,重创了日军。但是,卫汝贵却是甲午战争期间唯一被朝廷处斩的倒霉蛋。 卫汝贵在平壤之战中虽立有战功,但亦负有“城池失陷”之责。其被处斩最重要的原因是所统盛军军纪败坏却毫无异议。虽然朝廷有主战派、主和派政争,对日作战全线溃退...
卫汝贵是合肥人,早年跟着淮军大佬平捻,战功赫赫,李鸿章评价他为“实系最为得力之将”,甲午战争时期,他带领淮军中的盛军马步兵十余营八千余人入朝增援,平壤之战中,卫汝贵在平壤城西部,南部两大战场浴血奋战,重创日军,尤其是在船桥里,竟然打出了甲午战争中清军“陆上第一大捷”,但是无奈主帅叶志超无能,...
在沙河,尽管有士兵称其器械遗弃,但这些说法被证实为夸大其词。盛宣怀之弟在军务处的死亡,是因作战受伤,并非如原奏所述被卫汝贵弹压致死。关于卫汝贵被指控的贿赂和兵饷克扣,贾起胜的回复否认了这些指控,他声称所有改派天津营务处的决定皆出于公事,且并无接收到李经迈的私函。实际上,天津各商号并...
(1)卫汝贵冤:死于李鸿章亲信盛宣怀地陷害 盛宣怀的兄弟盛星怀,想建功立业自己跑去朝鲜半岛,为了弟弟的安全盛宣怀求卫汝贵把盛星怀赶回去。卫汝贵只好死拽活拽地把盛星怀安排在自己身边给予保护。盛星怀竟然被日军的两颗子弹夺去了性命。由此,盛宣怀把气儿撒到了卫汝贵身上。
卫汝贵的被杀,还不仅仅是因为战败。因为要追究战败责任的话,平壤清军主帅叶志超责任更大,但事后叶只被处以斩监侯(死缓),而卫汝贵却是斩立决(立即执行),两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为此,后来的研究者也有为之抱不平的,如甲午史专家戚其章先生即认为,清廷处斩卫汝贵的两大罪状“平壤之战作战不...
抗倭援朝总兵卫汝贵是不是被冤杀的 卫汝贵是甲午战争期间唯一被朝廷处斩的实授总兵,其罪状有二:一是平壤战役中“临阵退缩,节节败退”,以致“贻误大局”;一是所统盛军军纪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史学界“...
卫汝贵..卫汝贵:甲午战争中率军重创日军,却成为被斩首的陆军最高将领!卫汝贵:家书贻后世,叶冠卫戴上甲午战争,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儿时看电影《甲午风云》时,就记下了一个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方伯谦,后来乱翻书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