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卢维祯墓,虽然没啥值钱的陪葬品,但这把紫砂壶,也足够让人津津乐道了。一把紫砂壶,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历史,总是充满着惊喜和意外。
而卢维祯墓出土这件鼎足盖圆壶高9.2厘米,盖高3.4厘米,通高11.0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1.0厘米,底径7.5厘米,壶通体呈粟红色,略带黄,布满梨皮状白斑点,丰肩,鼓腹,曲流,流口高于口约0.1厘米,流中圆孔,柄体圆,上始于肩部,高过口约0.1厘米,下终于腹部,口盖与口沿等大,盖顶弧而略平,四周弧收,上倒一鼎形足...
而这只出自时大彬之手的紫砂壶也震惊了考古界,相关专家预估至少价值上亿,是国宝中的国宝。估计墓主人卢维祯做梦都想不到的是官名不会垂千古,而人会因茶具而名存百代!
🏺 卢维祯墓,位于福建省漳浦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墓。墓主人卢维祯,字司典,号瑞峰,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去世,生前曾官至户部、工部侍郎。🏺🍵 令人惊讶的是,从卢维祯墓中出土的紫砂壶和散茶遗存,为我们提供了明代人们饮用散茶的直接证据。这些物品不仅展示了当时人们对茶的热爱,也揭示了茶在当时社会...
虽然卢维祯最高做到二品,但是他的陪葬品少的可怜,考古队员们感叹他的清正,同时也有一些可惜,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文物。 在考古队员们将要离开的时候,突然看到墓主人头部旁边有一个蓝色碎花布包着一块东西。队员们取出来之后发现竟然是一个紫砂壶,放到头边能看出来墓主人十分喜欢这个物件。
而卢维祯墓出土这件鼎足盖圆壶高9.2厘米,盖高3.4厘米,通高11.0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1.0厘米,底径7.5厘米,壶通体呈粟红色,略带黄,布满梨皮状白斑点,丰肩,鼓腹,曲流,流口高于口约0.1厘米,流中圆孔,柄体圆,上始于肩部,高过口约0.1厘米,下终于腹部,口盖与口沿等大,盖顶弧而略平,四周弧收,上倒一鼎形足...
神童卢维祯墓为何被考古队爆破?专家:坟墓浇了糯米浆,打不开几乎每发现一座古墓,考古队都会发现盗窃的痕迹,这只能说是有古墓的地方就有盗墓者,两者是必然的关系。 1987年,福建省漳浦县一座古墓被盗。那是漳浦县的一个小村庄。一天晚上,当地村民突然发现村里来了几个小偷。起初他不知道敢说出来,否则他会遇到麻烦。
其实,单看其壶身到不觉得特殊,当相关人员看到壶底下的“时大彬制”四个字时,非常惊喜。时大彬为明代制壶的一代宗匠,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据称,我国现存的时大彬制作的紫砂壶非常罕见,加上卢维祯墓中发现的这只才四只。难怪,这只紫砂壶要被称为稀世珍宝了。
发掘工作还在继续,考古工作者进入墓穴后立刻被墓室内的情况震惊,墓穴异常完整,没有一个盗洞,墓室中央有一块儿完好的墓志铭,墓志铭中清楚详细的记载了墓主人的一生,他便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大清官卢维祯!那么,这位卢维祯究竟是谁? 据悉,这位卢大人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二年,也就是1543年。据史料记载,卢维祯5岁从师...
而卢维祯墓出土这件鼎足盖圆壶高9.2厘米,盖高3.4厘米,通高11.0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1.0厘米,底径7.5厘米,壶通体呈粟红色,略带黄,布满梨皮状白斑点,丰肩,鼓腹,曲流,流口高于口约0.1厘米,流中圆孔,柄体圆,上始于肩部,高过口约0.1厘米,下终于腹部,口盖与口沿等大,盖顶弧而略平,四周弧收,上倒一鼎形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