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5年,Jaffe就发了一篇论文,明确指出卡西米尔效应可以完全用范德华力来解释,和量子真空能量没关系。范德华力的本质,是量子电动力学(QED)作用下的电磁相互作用。当金属板间距离变化时,电子云的相互作用模式也在变,导致作用力出现。而这个力,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排斥的。再补充一点。如果把精细结构常数...
实际上,在2005年,MIT的Robert Jaffe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物理上正确的做法是将卡西米尔效应视为起源于范德华力,而真空能量的方法只是一种启发性的计算,其结果是精细结构常数趋于无穷大时的近似。以此为基础,在2016年,Hrvoje Nikolic从QED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证明卡西米尔力并非起源自电磁场的真空能量。 Robert Jaffe&Hrvo...
简单地说,卡西米尔效应(Casimir effect)就是在真空中两片平行的平坦金属板之间的吸引压力.这种压力是由平板之间空间中的虚粒子(virtual particle)的数目比正常数目减小造成的. 大多数人认为,真空是空荡荡的.但是,根据量子电动力学(一门在非常小的规模上描述宇宙行为的理论),没有比这种观点更加荒谬的了.实际上,真空...
卡西米尔效应是由于电磁场的量子真空涨落而作用于两个紧密平行的不带电导体板之间的一种小的引力。更具体地说,波动的虚粒子不断地存在和消失(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它们在短时间内违反了系统的能量守恒),对两个平行的板块施加一种辐射压力。图1:平行板间卡西米尔力的示意图卡西米尔效应是由于存在完美导电板而...
量子物理中存在许多现象,它们颠覆了我们的日常认知。其中一个令人惊叹的例子是卡西米尔效应:在真空中,两块不带电的平行金属板竟然会彼此吸引。尽管没有电荷或磁场作用,这种吸引力仍然存在。经典物理学中的真空被认为是完全“空”的,不含粒子、场或力。而在量子力学中,“空无一物”的概念并不存在。根据海森堡...
卡西米尔效应听起来像科幻小说里的概念,实际上确实存在于现实世界。想象两片平行摆放的金属板,在真空中没有任何东西连接,它们却会自己慢慢靠近,仿佛被无形的手推着移动。这种现象与日常生活中的电磁力完全不同,既不需要通电也不需要摩擦,纯粹由真空本身的性质引发。二十世纪中期,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卡西米尔在...
若我们调整场的边界条件,就会发生这种变化,这就是卡西米尔效应(Casimir effect)的基础。它描述了两个非常靠近的金属板之间的一种很小的吸引力,由电磁场的真空能量产生,可使用包含一维无质量标量场的玩具模型来理解其基本物理(由Zee提出,请参考Itzykon和Zuber,Chapter3)。
卡西米尔效应是一个极具洞察力的物理现象,由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卡西米尔于1948年提出。此效应揭示了真空并非真正的“空”,而是充满了量子涨落和零点能。 现象描述:卡西米尔效应描述的是真空中两片中性(不带电)的金属板之间会出现吸力的现象。这在经典物理学中是无法解释的,因为按照经典理论,两片不带电的金属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