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中国卡夫卡译介先驱、权威研究专家叶廷芳主编的十卷本《卡夫卡全集》于2015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再版,在此前基础上增加了392幅史料图片,成为目前国内收录最详尽且最具权威性的卡夫卡译本。至此,卡夫卡的多数作品已译入中文,这些译文经由各大出版社再编选,成为篇幅更加精炼的短篇集、书信集、散文集等,并入选各类...
1902年秋天,布罗德结识卡夫卡时,很清楚卡夫卡在画画,却不知道他也在写作。在得知卡夫卡对绘画的兴趣后,布罗德十分兴奋,甚至注意到了这个比自己大一届的同学留给他的课堂讲义中,那些画在空白处的草图。他称卡夫卡具备一种艺术上的“双重天赋”,认为卡夫卡的画作和写作是以很类似的完成方式的:“就像在文学创作中...
捷克作家弗朗茨·卡夫卡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传奇。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的卡夫卡,享年仅40岁,从21岁开始写作,只出版了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其他作品皆未发表或未完稿。然而仅仅是这些屈指可数的出版作品,却为卡夫卡圈粉无数。他的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仍然是当代文学青年热读的对象。《卡夫卡的...
可以说,卡夫卡对女人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感,这并不代表他不喜欢女人,相反,他渴望接近女人,因为他总能在女人身上找到创作灵感。而与生俱来的孤独和疏离又让他害怕跟女人走得太近,这种患得患失的情绪直接投射在他的作品中。 01.卡夫卡作品中的那些坏女人 在卡夫卡作品中,常常有一些阴冷而歹毒的女性形象出现。比...
弗兰茨·卡夫卡(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1883年生于奥匈帝国治下的布拉格。在保险公司任职,业余时间写作。代表作为《变形记》《乡村医生》《审判》《城堡》等,其创作对后世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了纪念卡夫卡,我们放弃了以往常见的学究考据式生平梳理,放弃了照本宣科式的捕风捉影。取...
大学生卡夫卡是个狂热的写作者,不过是个爱唱卡拉OK的自娱自乐式人物,一个字都没有送出去发表过。在布洛德的激励下,他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了。那段时间卡夫卡的文学激情达到了狂热的地步,他甚至把自己特别崇拜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等著名作家认作了自己的“干亲”。(二)不称职的公司小职员 好事多磨,卡夫卡...
卡夫卡的父母亲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出生于布拉格西南部的沃塞克犹太街巷,他的父亲雅克布是个屠夫,“他作为婚生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意味着一种特权”,这种特权便是1849年奥匈帝国境内的犹太人获得了公民权,而此前实施的家庭配额法也被废止。如若不然,赫尔曼可能不会出生,卡夫卡也将被封闭在“出生前的踌躇”之中...
卡夫卡他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国籍属奥匈帝国。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卡夫卡一生的...
”如杨照所言,卡夫卡的作品其实是很难被分析的,这种难以被分析的源头是卡夫卡内心的纠结。杨照说:“卡夫卡并不追求作品的完成度,从书信、日记种种资料看到的,是卡夫卡在主观上一直弄不清楚自己的作品是如何写出来的。”像抗拒分析和解释以及不追求完成度的评价在《卡夫卡的卡夫卡:弗朗茨·卡夫卡的163幅画作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