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武安县在1947年的土改中,确实出现了针对地主的滥打滥杀现象,但是这一阶段,人民日报社作为晋冀鲁豫的机关,并没有参与到基层土改中。尤其是这时候卞仲耘刚刚生下她的第一个孩子,除了参加报社日常编辑工作,也不可能有时间介入地方土改,并且工作纪律也是如此。第二, 《人民日报》社参加地方土改是到了1948年...
卞仲耘作为“文革”中在北京被中学生打死的第一位校长,今天已经是红卫兵运动牺牲品的符号。 1949年,卞仲耘调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工作,由于当时该校没有校长,在文革开始时,卞仲耘实际上就是北京师大女附中的最高负责人。1966年6月2日中午,三个学生在北京师大女附中贴出了第一张大字报,宣称要“誓死保卫党中央,誓...
卞仲耘家里原来并不富裕,她的父亲早年到钱庄做学徒工,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后来自己开了一家钱庄,家里逐渐富裕起来,这让卞仲耘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1937年夏,高中毕业的卞仲耘没有考上大学,进入一所小学当老师,一边教书,一边补习英文和数学,准备再考大学。然而,当时时局动荡,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妻子卞仲耘没有活过她的大部分学生,这一任务看来注定要由他来完成。这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93岁了,仪容依然十分整洁。一件红色的唐装棉衣总是系紧每一个扣子,白发拢得整整齐齐。背驼了,耳朵也有点背,但精神好得仍然让人吃惊,满面红光,反应也十分敏捷。王晶垚 “为什么当年你不要求追究那些殴打卞校长的...
和卞仲耘一样,两位女教师都惨死在文革第一年的夏天。卞仲耘死1966年8月5日,时年五十岁。唐政死于卞仲耘遇难之前的半个月,1966年7月19日,时年四十五岁。两位正值壮年的女教师,都是惨死在自己的学生手下。唐政是家父沈博爱就读浏阳一中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家父2013年9月出版的《蹉跎坡旧事——一代中国农人...
今年9月16日,宋彬彬去世了。她的死在网络上引发了人们对卞仲耘之死的讨论。 1966年8月5日,卞仲耘被一群学生殴打致死,她是北京第一个被打死的教育工作者。 当时,卞仲耘是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属中学的副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因为当时该校没有校长,所以她就是学校的最高领导。
妻子卞仲耘没有活过她的大部分学生,这一任务看来注定要由他来完成。这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93岁了,仪容依然十分整洁。一件红色的唐装棉衣总是系紧每一个扣子,白发拢得整整齐齐。背驼了,耳朵也有点背,但精神好得仍然让人吃惊,满面红光,反应也十分敏捷。王晶垚 “为什么当年你不要求追究那些殴打卞校长的...
#文史资料#北师大附属女子中学副校长卞仲耘1947年,卞仲耘在华北晋冀鲁豫边区参与武安县土改工作团,进驻十里店。在土改工作队的组织下,由村委会执行,将四名地主押到河滩上,用石头砸死后,丢进河里冲走尸体。1947年,正是宋彬彬出生的那一年。请勿剽窃截图。卞仲耘的父亲出身贫寒,先在钱庄做学徒,后来开了间小型钱庄,当上...
宋彬彬死了,据说死之前家人都陪在身边,走得很安详。遥想当年被她以及她手下的暴徒虐杀致死的卞仲耘校长,你就会觉得“好人有好报”这句话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一个恶人平安喜乐一辈子,一个好人走得体无完肤,合理吗? 卞仲耘,安徽人,1916年出生,1941年参加革命,曾在晋冀鲁豫边区参加过土改工作。解放后,她被调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