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利簋 利簋(guǐ),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
藏品的价值评估:作为澳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青花连盖将军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它代表了清代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藏品的收藏意义:这件青花连盖将军罐不仅是艺术品,也是历史的见证。它展示了清代陶瓷艺术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为观众提供了了解清代文化和艺术的...
经过70年的汇藏,上海博物馆藏封泥文物约1400件,以时代序列齐全、品类形成系统、原始出土地域覆盖面广为显著特色。这些收藏主要来自捐赠,包含了晚清民国间发现的最成体系、种类最为丰富的封泥资料。对于封泥流散品,近三十年来,上海博物馆本着保护和抢救的目的,也选择性地入藏了一些流散在境内外的藏品。上海博物馆...
彩塑泥菩萨立像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是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作为珍贵的文物,它在浙江省博物馆中得到了专门的展示和保护,供观众参观欣赏。07 伎乐铜屋 【外观和特征】伎乐铜屋是一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采用分铸法制作而成。它的高度为17厘米,宽度为13厘米,深度为11.5厘米。整个铜屋呈长方形,有三...
云南广播电视博物馆位于云南广播电视台呈贡新址内,是全国首家专业广播电视博物馆,馆藏藏品近3万件。置身这里,仿佛坐上了时光穿梭机,让人们体验时光倒流的怀旧气息,重温广播电视的辉煌历史。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 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 知来路,方能识归途 “5·18国际博物馆日”让...
位于北京东长安街16号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藏品143万余件套,涵盖从远古时期到当代各个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变化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6000余件套,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典藏宝库。五一期间,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参观了国博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发现其中有不少“重器”来自于陕西。下面就以国博展线上的...
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来源:元龙泉窑舟形砚滴是元代的瓷器,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这件砚滴是在浙江龙泉的一个古窑遗址上被一位普通老百姓在上严儿发现的,不是清宫旧藏,也不来自高等级墓葬。藏品的特点和特色:元龙泉窑舟形砚滴的长约16.2厘米,高约9.1厘米,宽约6.5厘米,呈舟形。它包括舱蓬、艄蓬和船身三...
晋侯稣钟是西周晚期晋献侯的随葬编钟,共16件,可分为两组,每组8件,大小相次,编排成两列音阶与音律相和谐的编钟。其中上海博物馆馆藏的14件是从香港购回入藏,另两件经科学挖掘,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现藏于山西博物院。这套编钟看起来虽然并不出众,却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