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郡 南阳郡,南朝梁侨置郡,位于今湖南辰溪县一带。南梁天监十年(511年)析武陵郡侨置南阳郡,以安置河南等地南下的流民,治建昌县(今湖南辰溪县西北),属卢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南阳郡置寿州。
当时南阳郡和襄阳郡就被侨置为雍州,州治设在襄阳郡襄阳县。之后,宛县改称为上宛。到了隋朝,开皇三年 (583 年),南阳郡被废,改为邓州,上宛改为南阳县,然而到了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 年),邓州又改为南阳郡,继续管辖南阳县。也就是说,从隋朝开始,宛县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南阳郡管辖南阳县。唐朝初期,...
公元前272年,秦将白起进军楚国,成功占领了豫南的宛城,随后秦昭王设立了南阳郡。到了西汉时期,南阳郡辖下的县增至36个,成为全国五大都市之一,地位显赫。公元25年6月,刘秀复兴汉朝,改元建武,并将家乡南阳郡提升为南都,领县增至37个,使其成为天下第一大郡,被誉为帝乡。然而,在汉末三国时期,南阳郡历经多...
汉末三国,此地几易其手,领取该郡“房产证”的主人大多以悲剧收场,什么原因造就了“南阳魔咒”呢? 上图_ 荆州九郡,南阳郡位于图上方位置 探底南阳郡汉末,董卓当道,时局动荡,南阳郡同样不能置身事外。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孙坚讨伐董卓路过南阳,引诱太守张咨赴宴,中途以“道路不治,军资不具”的名义,将其私自斩杀...
南阳郡,朝鲜第十三大城市。贫穷闭塞,远超想象。乡间土路,黄牛拉车。狭窄田地,散养山羊。简陋瓦房,晾晒苞谷。车站悬挂伟人肖像,跨江公路杂草丛生。唯一的五层楼建筑,乃灾后由中方援建。 农民衣着褴褛,肩挑背扛。下地劳作,集中开会。有自行车者,已属中等家境。日常拉闸限电,屏蔽信号,打井取水,烧柴取暖。然而将军...
南阳郡是古代的一个重要郡级行政区划,最早设立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即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 历史背景: 南阳郡的辖区在历史上有所变动,但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以东的全部地区。 在秦汉时期,南阳郡是一个人口...
可见东汉末年南阳郡大概包括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大部分、平顶山市南部,驻马店市西部,湖北省随州市大部、十堰市东部、襄阳市北部等地区,相当于是横跨两省六市,其中大部分都属于今河南南阳市。不过这里有两个疑问:一是《后汉书》记载:“南阳郡,三十七城,辖宛、新野、成都等”,南阳郡成都县不知位于现今的哪个...
楚国南阳盆地地缘结构(横屏观看) ∨ 研究汉阳诸姬的分布,会发现与南阳郡一样都包括随枣走廊与南襄盆地两个地理单元。可以说,南阳郡的范围确定,源头便在于周人对这一地区数百年的经营。如果当时让周王朝来以九州格局划分天下的话,这片土地大概率会和中原地区划分在一起。只是前面我们也说了,战国后期所形成...
南阳郡位于汉代的南阳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南阳郡北临河南郡,东接蔡阳郡,南界宛县,西临汝南郡。整个南阳郡的地理环境以平原为主,以河流和湖泊为特色。其中,汝水、淅川、宛水等河流贯穿南阳郡,为当时的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 南阳郡的行政区划划分十分清晰,大致分为南阳城和南阳郡下的各县。南阳城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