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轩易说 〖南轩易说〗三卷。南宋张□(1133-1180)撰。□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张浚子,四川绵竹人,迁居衡阳,累官吏部待郎,右文殿修撰。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为南宋著名学者,著述颇多,除此书外,尚有《癸巳论语解》、《癸巳孟子说》、《伊川粹言》及《南轩集》等。此书为张氏解说《周...
其本犹存,与此别为一书,学佺殊误。”[9](卷3《南轩易说提要》)今查《蜀中广记》卷91《著作记》专门著录历代著述,载:“《易解》及《杂说》十卷,绵竹张浚撰。张敬夫栻,其子也,又作《太极图说》。”[10]未著录《南轩易说》。
南轩易说 佚名著 未知易经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一南轩易説易类提要【臣】等谨案南轩易説宋张栻撰案曹学佺蜀中广记载是书十一卷以为张浚所作考浚紫岩易传其本犹存与此别为一书学佺殊误朱?尊经义考亦作十一卷注云未见又引董真卿説已阙乾坤二卦此本乃嘉兴曹溶从至元壬辰...展开∨...
《南轩易说》中的目视——以卦序问题为中心 作者:杨朗(清华大学) 来源:《斯文:张栻、儒学与家国建构》,周景耀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5月版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六月初八日己丑 耶稣2017年7月1日 《南轩易说》并非一部很受人重视的著作,在张栻的经学著作之中,其地位不及《论语解》与《孟子说》,而...
易经·南轩易说 国学知识文库·经部·易经:南轩易说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南轩易说》以供大家参阅。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然卷端题曰“《系辞》上卷下”,而顺父《序》称“鲁人东泉王公,分司廉访章贡等路。公馀讲论,尝诵伊川《易传》,特阙《系辞》。留心访求,因得《南轩解说易系》,缮写家藏。傥合以并传,斯为完书。乃出示知事吴将仕,刊之学宫,以补遗阙,使与《周易程氏传》大字旧本同传於世”云云,是初刊此书,亦仅托始...
《南轩易说》 472024-06 3 《复斋易说》 652024-06 4 《杨氏易传》 702024-06 5 《周易玩辞》 672024-06 6 《易说》 452024-06 7 《诚斋易传》 452024-06 8 《大易粹言》 702024-06 9 《易图说》 512024-06 10 《古周易》 562024-06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4244 妙易说易 by:妙易居士 1586 易说...
南宋张栻《南轩易说》中有云:“天下之物,散之则小,合而聚之,则积小以成其高大。” 四年前,财能科技创始人、财能书院院长成艳华在财能书院揭牌仪式上借用“共生效应”阐释了财能书院“共有共创、共生共长”的基本理念—— “当一棵植物单独生长时,容易长势缓慢、个子矮小;当与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往往根深叶...
书名《南軒易說三卷》 书名南轩易说三卷 作者宋張栻撰 版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内容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检索其他古籍 相关古籍书目 唐開成石壁十二經一百八十卷 唐開成石壁十二經一百八十卷 石經補攷十二卷 石經彙函四十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