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河治理前污染严重,河段只有螂鱼、鲤鱼等广适应性鱼类。2012年以来,贵阳市大力开展水生态治理,完成生态构建及局部生态修复7.3万平方米,新建浅滩湿地1.53万平方米、生态驳岸3万余平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4平方公里。同时,统筹推进福寿螺等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防治,对重点入侵物种开展防除。2022年,南明河达到了...
南明河综合治理的成功实践,也让贵阳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喀斯特地貌下成功实践分段式污水治理思路的城市、第一个建设分布式下沉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城市、第一个水环境治理领域先行先试PPP模式的城市、第一个在城市内河治理中提出并使用浅层好氧生态河道治理技术的城市。这些第一为喀斯特地区流域治理打破“反复...
痛定思痛。总结历次南明河治理经验后,贵阳市决心探索全新的治理模式,把南明河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确定了“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的新思路,推动原有“末端兜底”向“前端减量、沿途分处”方式转变。2017年以来,贵阳市把南明河治理列入财政保障的优先方向,累计投入75.91亿元,新建了五里冲、小...
贵阳市委市政府把南明河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立足机制创新推动重大工程实施,成立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制定“政府主导、机制创新、依法治理、科技支撑、全民参与、长治久清”原则,推动南明河治理重大工程实施。通过项目策划包装,引入社会资本116亿元,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优势,全程参与南明河治理以及...
市民们纷纷戏言,这条河简直成了“黑臭河”,经过时都避之不及。但转折点在2012年出现,贵阳市政府着手编制《贵阳市南明河城区段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并启动了南明河治理工程,全面推进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和污水处理等各项工作。经过“救急”“治本”和“系统提升”三个阶段的综合治理,贵阳市成功建立了可持续的...
新华网贵阳7月11日电(卢志佳)南明河是贵阳市的“母亲河”,一度曾水体黑臭、污染严重,中心城区段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近年来,贵阳市将分段式污水治理等理念引入到南明河黑臭水体治理,南明河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贵阳也成功探索出一条城市母亲河综合治理新路径。
立足机制创新推动重大工程实施。市委市政府把南明河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成立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制定“政府主导、机制创新、依法治理、科技支撑、全民参与、长治久清”原则,推动南明河治理重大工程实施。 引入社会资本推进重大工程实施...
目前,南明河治理创新实践已在全国22个省份进行推广应用,该技术体系是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推荐的绿色新基建水领域唯一技术,获评国家三部委城市“母亲河”黑臭水体治理示范,为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旷光彪 编辑 刘娟 二审 李劼 三审 庞博 ...
“水变干净不少。”从小,郭明英就生活在南明河边,眼见南明河重现澄澈,内心感触颇深。在她看来,这几年,南明河治理取得了实效,“环境好了,在河边散步非常惬意。”从治前排查,到治后监管,南明河的治理离不开“智慧”加持。为摸清南明河治理症结所在,贵阳市采用遥感、无人机对沿线支流汇口、雨水口、排污...
漫步在城市林立的高楼间,沉醉在秋意浓郁的南明河畔。贵阳的“母亲河”南明河的美,在持续的生态环境治理下已经蝶变重生。日前,南明河获评2023年度“贵州省美丽幸福河湖”称号。南明河是长江上游河流乌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历史上曾经因工业生产、城镇扩张等因素,造成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导致河道丧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