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最终告诉我们,四大,物理世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所有的物质到最后都将归于空性,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我常常提到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四大,地水火风的变化,实际上是无法简单定义的。科学的研究或许能够揭示出一些现象,但它的最终答案还是会指向空性,指向无常。正如我所说,物理世界到最后,也不...
南怀瑾有一次讲课:你们都要听好,《楞严经》有个大秘密,明白了少走几年冤枉路!这个大秘密,藏在《楞严经》的八字经文中: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很多人一遇到难事,就会拜佛求菩萨,在他们的心里,那个胖胖的佛像,就可以帮助他逢凶化吉,发财致富。这其实就是理解错了,南师在给学生讲《愣严经》时特别强调,...
藏文佛经里,却有《楞严经》的译本。西藏密宗所传的大白伞盖咒,也就是楞严咒的一部分。这对于梁氏的第一点怀疑,可以说是很有力的解答。至于说《楞严经》中所说的十种仙,相同于道教的神仙,那是因为梁氏没有研究过印度婆罗门和瑜伽术的修炼方法,中国的神仙方士之术,一部分与这两种方法和目的,完全相同。是否是殊途...
南怀瑾先生曾说,《楞严经》中有一句话,可做咒子来念,具有很大的能量!这句话就是“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南怀瑾先生翻译说:光明还给光明,黑暗还给黑暗,甚至你身上的病痛,最后都会还出去,这些你不能长保的东西,自然不是真正的你。那什么才是你的本来面目呢?“不汝还者”,就是...
南怀瑾在给学生们讲解《楞严经》时,曾经提到一桩往事。南怀瑾出生在1918年,自小就得到了大儒刑公恕的真传,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无一不精, 但是,刑公恕说:你将来的机缘在四川。所以,南怀瑾青年时代就孤身一人去了四川,果然在大坪寺遇到了禅宗大德袁焕仙,袁焕仙也看出南怀瑾并非池中之物,于是,果断收其为徒,...
佛经浩如烟海,初涉佛学,要求得佛法中心要领,实在无从着手。有条理,有系统,而且能够概括佛法精要的,只有《楞严经》,可算是一部综合佛法要领的经典。明儒推崇此经,曾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颂词,其伟大价值可以概见。 ——南怀瑾先生《楞严大义今释·叙言》 ...
南怀瑾讲解《愣严经》 南怀瑾讲解《楞严经》 南怀瑾讲解《楞严经》 楞严大义今释 “自从一读楞严后, 不看人间糟粕书" 。 楞严经是宇宙人生真理探原的经典, 是入门悟空的一部书, 也是抱本修行, 闭关修行一直到证果跟在身边的一部书。 昔日憨山大师有言“不知法华, 则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知...
千万背来哟!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哟!真的哟,比什么咒语都厉害哦!佛都告诉我们了。这叫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在这一段。你们听《楞严经》,这一段最重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说,“诸可还者,自然非汝。”那些光明还给光明,黑暗还给黑暗。你说身上痛,还给痛,头痛还给头...
楞严经是一部非常深奥的经书,在刚开始修行楞严经的时候会看不懂其中的意思,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看看别人讲解的楞严经,并且还要了解下楞严经全文及解释 ,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内容。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南怀瑾讲楞严经说什么吧。 今天,我们《楞严经》的研究第一天开始,《楞严经》在佛经里头以及整个的中...
南怀瑾老师:佛交代了几句重要的话,在《楞严经》的最后才说 原创南怀瑾先生著述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 修行为什么先要改变自己的色身呢?佛在《楞严经》最后的吩咐要记住哦!“生因识有”,我们生命投胎来的时候,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心意识精神跟物质结合,跟地水火风空五大结合有了身体。第二句话“灭从色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