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全世界博物馆明确标明是北宋官窑的没有几件,顶多模棱两可地标为“宋”。南宋因为找到了窑口,瓷片标本已经获得,可以从成分、器型等多方面进行判断了。断代依据多,也更科学明确了。故宫陶瓷馆展出的宋代官窑瓷器全是南宋官窑产品。不知道库房中是不是珍藏着北宋官窑,还是在文物南迁的时候都被“一勺烩”了。不管...
造型是陶瓷器皿存在的基础,更是陶瓷使用功能、物质条件和艺术价值的综合体现。南宋官窑器皿因其简约的造型受世人推崇,我们现代陶瓷生活器皿设计亦应当从中得到启示。陶瓷的造型设计是指人们从日常生活需求出发,根据不同的物质或精神需求,经过一定的技 术加工,从而制作出的兼具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陶瓷器皿。对于新时代...
来自杭州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也认为,该窑址属于南宋时期。“从窑炉结构,包括窑炉前面的工作面、窑炉砌筑工艺以及砖铺道路等看,都具有南宋皇家风格。”与会专家据此认为,苏州相城区的元和塘古窑遗址,就是承担南宋宫廷烧造任务的“平江官窑”。这一大型古窑遗址也是苏州已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
陶瓷由于其不朽的特点,能够历经时间的沧桑。当蒙古军的铁蹄横扫欧亚大陆,诸多古国湮灭时,那些深埋在泥土中的瓷片,在悄然珍藏着关于南宋时期横贯陆地与海洋的陶瓷之路的印记。在阿富汗的莽莽高原上,在巴米扬附近一个叫做夏夷·克鲁克拉的废墟中,传说成吉思汗曾在此进行过鸡犬不留的大屠杀,而几百年后,一些十二、三世...
前几年,笔者和 “尚越” 胡正中、“清波门”章磊、“方苹果”方平国、“七宝社”李靖、“宋瓷情缘”胡云法、孙海芳、卢彰麟等几位杭州、绍兴本地古陶瓷领域的收藏家都是杭州东方古美术网的成员。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交流古陶瓷方面(南宋官窑青瓷、龙泉青瓷、越窑青瓷等窑口瓷器)的知识,时间差不多有10多年了...
一种说法是皇室南迁,汝窑工匠跟随皇室南迁,在临安建立官窑,所以南宋的瓷器还保留了一些汝瓷的特征。还有一种是汝瓷停烧到皇室南迁之间的19年,汝瓷不再出现于世,是因为一种原料的枯竭导致的。这种原料可以让烧成的汝瓷呈现莹润绿色玉石光泽。总之,汝瓷消失了,跟现如今的大多数的文化遗产一样,消失在了纷乱中。现...
南宋时期,由于北方为金人所统治,这时南方所需的大量陶瓷器主要靠龙泉和景德镇诸窑生产供应,也使得龙泉窑在南宋时期不论在产品产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南宋时期为了提高龙泉窑的质量,在原料上使用经过淘洗的瓷石精泥而制成,这样不但提高了泥料的操作性能,增加了可塑性和生坯处理上强度,而且改善了瓷胎的细...
“哥窑”出现于南宋中晚期,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哥窑”以瑰丽、古朴的纹片为装饰手段,如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鱼子纹、膳血纹、百圾碎等加之其釉层饱满、莹洁,与釉面纹片相映,更显古朴典雅。此类产品...
5-2、南宋 官窑 青瓷花式洗:高4.3cm、口径17.8cm、足径11.2cm。 5-3、南宋 官窑 青瓷花式洗:高4.3cm、口径17.8cm、足径11.2cm。 6、南宋 官窑 青瓷菱花式洗:高5.3cm、口径18.2cm、足径11.5cm。八瓣菱花形,侈口,浅壁,平底,浅圈足。週壁胎较薄;底稍厚。满釉支烧,通体施青釉,釉色粉青,口足及边稜釉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