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陈某无视国家法律,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向他人出售,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综合考虑陈某的认罪态度和退赃情节,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现判决已生效。 除了简历个人信息泄露 我们日常分享...
近期,深圳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案件,陈某通过虚假招聘方式,非法获取并售卖简历,累计获利4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 一起来看看 简历变“商品”? 深圳一男子售卖简历被抓 陈某在某电商公司任职期间,曾擅自泄露...
陈某以每份1.5元至3元的价格将简历卖出。短短三个月内,陈某非法获取求职者个人信息21349条,累计出售信息16302条,共计获利42561元。2023年6月底,陈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后全额退还违法所得。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无视国家法律,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向他人出售,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然而,据网易财经报道,其从58集团内部获取的资料显示,该公司假借招聘之名,收集学生简历,高价卖给培训机构,后者以此联系学生群体卖课转化客源,58集团从中收取返佣。58集团借此方式一年多牟利超200万元,近20家企业向其合作采购简历,包括某巨头物流公司、饮料行业独角兽及企政单位。据介绍,58集团打包售卖的简历均来...
一手简历一条可卖2至5元 记者随后在QQ群搜索栏输入“BOSS直聘”,发现众多“BOSS直聘对公认证”、“BOSS直聘账号”的内容,记者进入其中一个QQ群后,发现有大量贩卖“BOSS直聘对公账号”“智联招聘白银黄金账号”的广告。记者随机添加了几名卖家好友,其中一名商家表示,“BOSS直聘对公账号售价330元,普通账号120元”,购买...
据报道,该网站通过旗下平台公司收集学生简历,高价卖给培训机构,后者以此联系学生群体卖课转化客源,平台从中收取返佣,一年牟利超过200万元。对此,该平台方面表示已经建立专项调查小组,正在调查中。涉嫌监守自盗,理应有所交代 公开信息显示,该网站涉嫌倒卖的相关毕业生简历均来自新华英才招聘平台。该平台由该集团旗...
第一次交易让曹严尝到甜头。他意识到这些个人简历可以被兑换成“价值”。2022年7月15日,他又故技重施,在面试另外一家公司时,把五六千份的简历卖给了对方,价格为1.5万元。曹严进行交易,也是现场观察对方是否有兴趣购买,根据对方的反应出价格。经过这两次交易,曹严获利1.64万元。抹除登录痕迹不能掩盖事实 ...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人在招聘平台投递简历后,被“刷单、贷款、卖车、卖房”等电话骚扰,有人询问“来电方”后得知,自己的信息被人从招聘网站下载后变卖了。QQ、贴吧等,就是简历贩卖的交易地。一个卖家透露,一份简历一手卖三块五,二手八毛钱,就是四块三,再加一次隔天,三毛,那就四块六,一天能挣几千块...
该报道援引58集团前员工的消息称,58集团以两种形式出售毕业生简历,一种是按照群体数量,另一种是匹配合作机构要求的画像类型打包出售。单份简历报价在30元至2000元不等,平均报价为每份140元至250元,博士生的简历价格近每份1500元。 报道中提及,58集团打包售卖的简历均来自新华英才招聘平台,该平台是由新华网联合...
他们会虚设一些看似不错的岗位,引导应聘者投递简历;根据曝光的内容,每年获利至少200万。很多网友直言,难怪没有多少靠谱的招聘,还是没有倒闭。原来他们早就没打算好好做求职和招人的业务,而是挂羊头卖狗肉,私下打起歪主意。这些应聘者填好的信息,会被转手给各种培训机构、中介或者房地产行业。现在想想,自己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