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前5个月,全国卖地收入1.28万亿元,同比下降14%。2024年即将过半,5个月卖地收入只有1.28万亿,月均卖地收入只有2560亿元,以此估算今年全年卖地收入可能跌至3万亿出头。具体到地方来看,今年前5个月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除了西藏缺少数据外,其余30个地区,只有青海、北京、海南、福建卖地收入同比有增长...
地方政府卖地本身就是一个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而不是是堂而皇之 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获取财政收入,这一做法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这种"土地财政"模式并非一直存在,而是在2005年土地招拍挂制度实施后才开始兴起。在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但随着分税制改革的实施,...
今年的情况恐怕下滑更多,虽然每年的后几个月都是卖地高潮,但是截至到目前还没有突破万亿,今年卖地收入恐怕在3万亿以下。 卖地收入的急剧下滑,说明了什么? 1、开发商拿地积极度不高,或者是因为自身原因(暴雷),没有能力拿地。 2、土地市场是房地产市场的前置,通过土拍情况,也确实能反应出当前全国楼市面临的困境...
海珠供地不算多,但10年来的拍地,可以出海珠政府的意图,努力开发琶洲和后航道。海珠的供地,13-19年基本年均只卖1-3宗地,这两年才开始加大推货。不过,近10年,海珠的卖地思路都很清晰,绕着琶洲和海珠西后航道一宗宗掏地。一个是搞事业的强概念区,一个是主打稀缺江景的富人居住区。后航道,以已经成熟...
除了积极卖地,广州在推动楼市“止跌回稳”和去库存方面也不遗余力。继9月底全面放开限购后,广州在11月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包括取消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的划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家庭贷款最高从120万元增至160万元,二孩及以上家庭的贷款额度由156万元提升至224万元。此外,《广州市户籍迁入管理...
毕竟靠卖地过日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3 地方政府该如何实现财政收入的转型呢?首先发展实体经济是关键。通过扩大税基或引入新税种来充实国库,显然是个更为稳妥且长远的办法。这个时候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是重要一环。旧城改造以及充分利用低效利用土地,均能够为地方政府创造新的财政收入增长源。变卖地为...
地方卖地亏还是赚?利润有多少? 土地金融,可以说是把土地作为商品的金融话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单纯招拍挂卖掉土地,赚取差价,获得收益,充入地方基金性收益,利润约在六成;二是土地作为资产注入城投公司,城投以土地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完成市政任务,利润不便估计。
进入2023年,土地财政非但没改善,而且还更加恶化了: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卖地收入8728亿元,同比下降27%。须知,2022年一季度卖地收入11958亿元,同比也是下降27.4%。也就是说,2023年一季度卖地收入相较于2021年实际上是腰斩下跌,同比跌幅超过53%。这段时间,媒体也在报道土地市场回暖的新闻,铁锤查看...
土地财政依赖度,一般可用卖地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之比来衡量。 如果以卖地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衡量土地财政依赖度,那么谁是依赖度最高的城市? 在主要大中城市里,13城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100%,其中杭州、佛山两地超过140%,位居全国前三。 南京、武汉、广州、西安、贵阳、南宁、常州、珠海、温州、昆明、长春等地...
这个事件不仅是宁波博汇的困境,也是地方财政的一个缩影。地方政府卖地收入的减少,已经对地方财政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再加上企业在税收上的问题,整个经济环境显得有些紧张。税务机关这次的动作,显然是为了加强税收管理,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但也让不少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背后,其实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