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斗只替:最简单的一种斗拱组合形制,其最大特征就是单个栌斗架一根替木,斗拱不出跳,柱头栌斗上没有复杂的纵方向出跳华栱或昂形构件,只在栌斗上架替木以承梁枋或槫木。“单斗”就是一个栌斗,“只替”就是一只替木,为了方便理解和记忆,可以借助谐音,理解为“单斗支替木”。替木:是一种中国木建筑构件,...
斗口跳之类,八份功;单斗只替以下,六分功。揭箔翻修,挑拔柱木,修整檐宇,八份功。斗口跳之类,六分功;单斗只替以下,五分功”。 单斗只替:最简单的一种斗拱组合形制,其最大特征就是单个栌斗架一根替木,斗拱不出跳,柱头栌斗上没有复杂的纵方向出跳华栱或昂形构件,只在栌斗上架替木以承梁枋或槫木。“单斗...
单斗只替起源很早,其中的替木构件在古代文献中又称“柎”、“枅”、“曲枅”、“栾”等,从斗栱演变历史中可以看出,替木很可能就是斗拱发展演变中“栱”的前身,单斗只替和把头绞项作、斗口跳等结构形态,都是斗拱早期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根据《营造法式》卷十九“功限”:“单斗只替以下,六分功”。
“单斗只替”是一种不出跳斗栱,指仅用一只斗和一只替木承托檩,将柱、梁、檩结合起来。 实例:太原晋祠鱼沼飞梁。 把头绞项造(图3) “把头绞项造”是一种用于柱头的外檐斗栱。做法为泥道栱与梁栿的前端在栌斗的斗口内十字搭交,梁头呈耍头样式从栌斗斗口伸出。泥道栱两端置散斗,中心置齐心斗,斗上搁柱头...
在《营造法式》并没有单独关于“单斗只替”做法的描述,仅在字里行间有些只言片语。这里列举两处如下: 《营造法式》卷十九“拆、修、挑、拨舍屋功限”: 槫檩衮转、脱落,全拆重修,一功二分。斗口跳之类,八份功;单斗只替以下,六分功。揭箔翻修,挑拨柱木,修整檐宇,八份功。斗口跳之类,六分功;单斗只替...
单斗只替,是早期建筑中的经典概念,别说普通老百姓,一般的爱好者都没有看到过实例。 它是用一个栌斗和一个替木,把柱子、梁头、椽檩三者结合在一起,非常简洁实用,结构上也稳定,在大同云冈石窟中有相应的石刻例子,太原晋祠鱼沼飞梁为宋代实例。 它在唐代、五代的低等级官式建筑中有大量应用,到宋代,单斗只替向...
中新网太原2月14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4日发布大同和平社辽金墓群发掘报告,经过近12年的考古发掘,当地考古人员发现多座辽金墓葬,墓葬壁画中的“单斗只替”斗栱式样系绘画中首次发现。2007年9月,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市和平社安置工程建设中,抢救发掘一批辽金墓。此次发现的墓群分三种类型...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4日发布大同和平社辽金墓群发掘报告,经过近12年的考古发掘,当地考古人员发现多座辽金墓葬,墓葬壁画中的“单斗只替”斗栱式样系绘画中首次发现。2007年9月,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市和平社安置工程建设中,抢救发掘一批辽金墓。此次发现的墓群分三种类型,其葬式全部为火葬,以...
中新网太原2月14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4日发布大同和平社辽金墓群发掘报告,经过近12年的考古发掘,当地考古人员发现多座辽金墓葬,墓葬壁画中的“单斗只替”斗栱式样系绘画中首次发现。 2007年9月,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市和平社安置工程建设中,抢救发掘一批辽金墓。此次发现的墓群分三种类型,...
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布大同和平社辽金墓群发掘报告,考古人员在该墓葬内发现多座辽金墓葬,墓葬壁画中的“单斗只替”斗拱式样系绘画中首次发现。 2007年9月,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市和平社安置工程建设中,抢救发掘一批辽金墓。此次发现的墓群分三种类型,其葬式全部为火葬,以土坑竖穴墓、土洞墓和砖室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