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国第一套“单兵外骨骼”系统最早亮相是在2005年,算上研制的时间,中美两国在这一领域正式展开研究的日期其实差不多。我们的单兵外骨骼系统开始研制并不比美军晚 其次,美国研制武器装备,一味追求高大上的性能,“单兵外骨骼”系统是如此,水陆两栖战车是如此,超高音速飞行器也是如此。而我国则懂得量力而行,...
中国这种外骨骼无源装甲能让士兵在站立状态下节省大概70%的体力,在走动时节省30%的体力。士兵徒步前进时,使用这种外骨骼装甲,最大负重可达70公斤。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实战中单兵负重增加10公斤的话,可以多分配3公斤防弹衣和3公斤武器系统;如果负载增加30公斤,单兵火箭弹和单兵防空导弹的配置就能成为常态,一个...
刊登了南京军区某机关正在研究一种单兵外骨骼系统,后来到了2015年的首届中国军民融合技术装备博览会上,兵器集团202所展示了自研的“星云L70”单兵外骨骼机器人,公开的技术指标是:额定背负负荷35公斤,额定搬运负荷50公斤,在额定背负负荷35公斤、平地步速可达4.5公里/小时,平地续航里程20公里。
除了洛马之外,美国的雷声公司据悉也研究了一款单兵外骨骼,这种外骨骼的特点是有双臂辅助装置,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臂力。俄罗斯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样不遑多让。俄罗斯已经在2021年公开了自己研制的单兵外骨骼装置。据悉使用了该装备的俄军可以携带多达60公斤的货物,据说可以在跑步和行走时减少50%的负重和15%的能耗。
载荷颠覆美国陆军测试表明,搭载ONYX外骨骼的士兵可单人操作M134六管机枪(自重26公斤)进行机动射击,这项原本需要三人小组完成的任务,作战效率提升400%。机动重构配备动力的外骨骼使单兵跳跃高度突破1.5米(自然极限0.7米),法国陆军突击队借助该功能实现了翻越3米高墙的闪击战术。态势感知英国QinetiQ公司开发的负重...
战术外骨骼的诞生 在战场上,装备重量问题一直困扰着步兵。尽管可以通过强化风险评估和增加后勤支援来减轻负担,但战场的不可预测性使得这一解决方案并不总是有效。此外,过重的装备不仅增加了体力的消耗,还严重影响了单兵在火线上的战术机动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军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战术外骨骼。这种装置通过...
但是装备了单兵外骨骼系统之后,这样的情况就会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至于在伤兵救援这方面,其作用也是极大的。毕竟此前就有医护兵穿戴单兵外骨骼系统,而这名女兵仅凭自己的一己之力,能够非常轻松地背起140斤的伤员。显而易见,这对于实现负伤单兵快速后撤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毕竟部队中的医护兵种女兵较多,本身...
而在现实中,本世纪初已经取得了单兵外骨骼技术的关键性突破,其实际应用前景已然十分显著。近日,法国概念艺术家Nivanh Chanthara创作了一组引人入胜的概念插画,展现了未来单兵装甲与外骨骼系统的设想。从插画中,我们可以一窥未来单兵在装备这些高科技系统后的雄姿,仿佛一辆能够在战场上驰骋的装甲车。外骨骼,这一...
近日,首届中国军民融合技术装备博览会开幕了,可能很多军事爱好者认为在这种军民融合的展览上,不会有像珠海航展、北京国防电子展等专业防务展上出现的“猛料”,但这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国产单兵外骨骼却首次正式曝光。 这种单兵装备有多神奇?中国单兵外骨骼和国外相比,处在什么样的水平?本文将结合公开材料,力争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