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我国的重要舆论制度之一。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召开第一次会议。是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的爱国统一战线。基本职能是开展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各党派和无党派领袖人物就国家大事发表意见,反映各方面的情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议政中心。在建设四个现代化的...
1. 协商机构:设立协商委员会,负责协调、监督和指导协商工作。 2. 协商委员会组成:协商委员会由本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工代表和有关专家组成。 3. 协商委员会职责: (1)制定协商制度; (2)监督协商过程; (3)协调解决协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总结协商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四、协商程序 1. 提出协商:协商事...
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对加强人民政协建设作出了具体规定,首次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入党章。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进了宪法序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 1994年3月,在政协章程中...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十八大提出的中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十八大的重要历史贡献,也是重大理论创新。消息背景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概念,进而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规划和部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规定的...
2.环境协商制度:用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之间就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展开协商的制度。 3.政治协商制度:用于各政治力量之间就政治体制、政策、决策等进行协商的制度。 4.国际协商制度:用于各国之间就国际事务、经济合作、贸易争端等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 5.教育协商制度:用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学生之间就...
篇1:协商沟通管理制度 劳资双方沟通协商制度 为了建立劳资双方良好的沟通管道以避免劳资争议的发生,促进劳资和谐进而提升企业的生产力,稳定劳工的流动率减少成本的支出,确保经济生产的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一、原则上劳资协商会议应当每3个月举行一次,必要时得经劳资会议代表过半数之请求召开临时会议。
人大协商作为其中的重要类别之一,就是各级人大在党的领导下,在重大决策之前根据需要进行充分协商,更好汇集民智、听取民意,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在人大工作中运用好人大协商,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近年来,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