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史学理论·0字 完本| 更新时间 《华夏边缘》是著名学者王明珂讨论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与历史发展的重磅研究,为回答“什么是中国人”提供了全新路径。王明珂认为,“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起来像个圆形。”他视“华夏”为长程历史中的人类生态,而“华夏边缘”不仅是...
《华夏边缘》突破性地采取从族群边缘看整体的研究思路,创造了族群问题研究的全新范式。王明珂提出,应从长程历史观察民族问题。以人类生态为基础,通过历史的记忆与失忆,人群建构集体想象、凝聚情感、确立边界,巩固和扩张群体资源以供内部分享,这是族群问题的历史本相。资源竞争、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本文为《华夏边...
在许多华夏认同的边缘地带,如汉代的蜀郡与会稽,人们更借着强化“舜东夷 之人也”“禹兴于西羌”等历史记忆,来使得整个地区人群摆脱华夏边缘地位。到了汉代,以历史记忆凝聚的华夏,其边缘已大致 确定。这时华夏心目中边缘非华夏的蛮夷性(异质性),也因华夏 对他们不同的历史记忆而有等差(见第十一章)。譬如在...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的创作者· ··· 王明珂作者 作者简介· ··· 王明珂,1952年生于台湾,1992年获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兴大学讲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羌族、西南少数民族及北方游牧民族社会的田野调查研究,在历史人类学领域成绩卓著...
第十四章 一个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结语 资源竞争、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参考书目 上下滑动查看全书目录 作者简介 王明珂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1983),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1992),台湾“中研院”历史...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是王明珂教授的力作,深入探讨了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关系。书中,王教授提出了引人深思的“华夏边缘理论”,认为正是这些边缘塑造了华夏的内涵。🔍理论框架部分,王教授受到挪威人类学家巴斯的影响,认为族群边界并非文化特征论者所主张的语言、文字等文化特征,而是主观认同在起作...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是2006年4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明珂。该书运用“边缘研究”方法,对“华夏边缘”作了新的解读。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边缘研究”方法,对“华夏边缘”作了新的解读。作者认为,所谓“边缘研究”,就是“这种研究法将研究的重点由民族的内涵转移至民族的边缘”。...
在本书中,我由一个新的角度——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历史记忆——来诠释这种族群现象。我所阐释的也就是,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背景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以及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来凝聚、扩张,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 为华夏、非华夏,或成为二者间的模糊边缘。
这个形象的比喻出自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王明珂曾在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任所长,长期研究华夏问题,他的《华夏边缘》是阐述边缘理论的代表作之一。最初的华夏指的是殷商时期的中国中原地区的贵族和部族王朝。随着历史的发展,华夏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展。当华夏认同形成时,所有自称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