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如云 华中野战军在1945年11月组建的时候,领导班子就极为豪华,有战神之称的粟裕任野战军司令员,下辖的四个纵队也都是由当时我军中有名的悍将担任指挥员。全军一共4万多人,堪称兵强马壮。华中野战军里最瞩目的将领就是粟裕了,这位我军历史上指挥作战最为强悍的将领原名叫作粟多珍,是湖南惠通人。粟裕出身极...
两淮失守,主要还是山野、华中各自为战,没有集中兵力。其次情报不准确不全面,对敌军主攻、佯攻没搞清楚,造成步步被动。再次山东与华中野战军仅有战略配合,没有紧密的隶属关系,还要华东局、华中分局、延安从中协调。放弃两淮,有利于我军战略区取舍,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更重要的是,主席看到了山野和华中野战军的问题...
同时,粟裕在苏中战场持续展现卓越指挥。他领导华中野战军接连打赢了李堡、丁林、如黄、邵乔等四到七场战斗,赢得一连串胜利,从而加强了苏中解放区的安全。但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粟裕难以同时防守两淮地区。在淮阴保卫战中,华中野战军第六师奋力抗击,但因为敌人数量多而我方少,还有张灵甫的狡猾战术,结果淮阴被攻...
第三野战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其前身先后历经华中野战军时期、华东野战军时期。194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和各野战军番号按序排列的决定,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至1949年12月,第三野战军总兵力达82.5万余人。1950年8月,第...
华中野战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重要部队之一,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人民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保卫解放区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决定加强华中地区的军事力量,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华中野战军。 二、编制与构成 华中野战军由多个纵队和独立师组成,这些部...
这华中野战军的司令员,就是大名鼎鼎的粟裕,湖南伢子,原名粟多珍,后来改名粟志裕,最后才叫粟裕。这名字改来改去,越来越霸气!粟裕可是个军事天才,指挥打仗那叫一个厉害!政治委员谭震林,也是个老革命,资格老、威望高。副司令员张爱萍,四川人,也是个狠角色,打仗冲锋陷阵,一点不含糊。参谋长刘先胜,湖南湘潭...
华中野战军战斗序列及其主要指挥官一览(1945.11-1947.1)1945年11月10日,由新四军第四师、苏浙军区第一、三纵队及苏中军区一部组建为华中野战军,归建华中军区,兼受新四军(后编为山东野战军)指挥,下辖5个纵队。野战司令部 司令员 粟裕 政治委员 谭震林 参谋长 刘先胜 政治部主任 钟期光 第六纵队(第六师)19...
华中野战军的第七纵队和第九纵队保持原样,没有变动。华中军区第五军分区的一部分队伍,加上1942年11月在盐城起义的赵云祥部队,合并组成了第十纵队。第10纵队的指挥官是谢祥军,负责政治工作的是刘培善。1946年7月,原先属于中原军区的第13旅,还有东江纵队这几支部队,被划归到山东军区和华中军区管理。到1946年8月...
不过也是在张灵甫进入了淮阴之后,他缴获了一些华中野战军的作战军服,看到这些军服的第一时间,张灵甫不禁感慨:“怪不得粟裕总是能打胜仗”。在张灵甫的眼里,虽然陈毅才是新四军的军长,可是在战术方面,在带兵打仗方面,张灵甫认可的最强对手是粟裕,在张灵甫的眼里,如果华中野战军没有南下苏中连续进行七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