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凯,男,博士,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1964年8月出生于安徽潜山,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毕业并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1998年在中科院半导体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1998年-2001年赴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物理系合作研究。现任中科院半导体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的理论...
常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8月出生于安徽潜山,阜阳师范学院学士,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博士。2001年入选中科院人才计划,2005年度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曾获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2013年黄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奖。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 提出利用半导体极性界面调控半导体量...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常凯领导的合作团队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广义变换光学理论,将光学介质从普通Cauchy连续统推广到具有内部自由度的广义连续统。在该理论中每一个几何点除具有坐标自由度外,还具有由局域标架代表的内部自由度,描述点粒子的旋转、拉伸和扭转,可以用来处理具有复杂本构关系的线性光...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王立军院士,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刘明院士,浙江大学杨德仁院士,东北师范大学刘益春院士,厦门大学张荣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林金桐教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王启明院士、郑厚植院士、王占国院士、陈良惠院士、夏建白院士、常凯院士、...
为进一步探索基于非共线反铁磁Mn3Sn薄膜的新型拓扑自旋织构,王开友课题组与半导体所超晶格室的常凯院士课题组和中科院合肥强磁场中心的陆轻铀教授课题组合作,在Mn3Sn/Pt异质结构中,通过调节界面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的大小,首次在室温下实现了Mn3Sn自旋织构从共面倒三角型到Bloch型斯格明子(skyrmions)的演化。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董珊博士和台州学院讲师陈颖达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娄文凯研究员、常凯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北京理工大学曲宏伟博士也为该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B项目、合肥国家实验室量子科学...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董珊博士和台州学院讲师陈颖达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娄文凯研究员、常凯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北京理工大学曲宏伟博士也为该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B项目、合肥国家实验室量子科学技术创新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站前特别资助等的支持。
来疆亮,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本科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继续在人工神经网络与形象思维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期间参与完成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863项目,现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信息处理、神经网络、...
optomechanics using a topological nanophononic superlattice)为题,在线发表于Nanoscale, (2022),14, 13046-13052上,张俊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常浩男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包括北京量子信息研究院的姚奇峰博士,南京国科半导体公司的刘斌博士,中科院半导体所的娄文凯研究员,倪海桥研究员,牛智川研究员,以及常凯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