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纹彩陶盆于20世纪50年代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出土,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地湾博物馆 藏。文物历史 鱼纹彩陶盆,陕西西安半坡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地湾博物馆藏。文物特征 出土于西安半坡遗址的彩陶,归属于仰韶文化,也是中国彩陶中富有特点的一支。这件陶盆高17厘米,口沿微卷,通体...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有学者推测是半坡居民的日常生活盛器,也有学者认为是祈求丰收、祭祀祖先的祭具。 后经考古确认,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为夭折儿童特制的葬具。 这反映出C C) A.历史解释一定要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 B.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解释的问题 C.历...
B.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以写实的手法刻画鱼的形象,充分反映了渔猎生活在原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B项正确。C.材料未涉及饲养家畜的相关信息,排除C。D.材料未涉及采集野果的相关信息,排除D。故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
图1-5所示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是用细泥捏成形后再进行烧制的彩陶器具。 这件彩陶盆,
图1-5所示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是用细泥捏成形后再进行烧制的彩陶器具。 这件彩陶盆,敞口平底,腹部略鼓,外表粗糙,内壁光滑。 内壁和口唇部位绘有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陶盆红底黑纹,展现了当时的绘画艺术。人面呈圆形,人头顶戴三角形高髻或...
人面鱼纹绘于盆的内壁,人面呈圆形,人面上绘三角形的鼻子,圆大的双眼,嘴上衔一条鱼,头上顶着锥状物,似帽子,又似发髻。人物五官虽只用简单的墨线钩勒,但总的形态颇为生动逼真,具有浓厚的意趣与艺术魅力。详解 西安半坡遗址和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代表着仰韶文化的两种不同类型。人面鱼纹是半坡型彩陶...
1955年,在半坡遗址(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出土了人面鱼纹彩陶盆。有学者推测是半坡居民的日常生活盛器,也有学者认为是祈求丰收、祭祀祖先的祭具。后经考古确认,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为夭折儿童特制的葬具。这反映出( )A.历史解释一定要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B.需要用...
1955年,在半坡遗址(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出土了人面鱼纹彩陶盆。有学者推测是半坡居民的日常生活盛器,也有学者认为是祈求丰收、祭祀祖先的祭具。后经考古确认,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为夭折儿童特制的葬具。这反映出( )A.历史解释一定要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B.需要用...
如图是半坡遗址发现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盆内的人面带着小尖顶帽。这表明,半坡人( )A. 生活在旧石器时代B. 居住在长江流域C. 已经具备审美意识D. 掌握了制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