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仙桥位于福建省寿宁县犀溪乡仙峰村,相传古有仙人在此升天得道,故称“升仙桥”。升仙桥始建于清道光已亥年(1839年),时经160多年,旁与建于清康熙壬年(1702年)的“永乐宫”紧靠,因地处村之水尾,且桥宫相连结为一体,当地村民习惯于将此一桥一宫合称为“水尾宫”,亦称“宫桥头”。在乡亲们眼里,这...
但是那时的升仙桥,并没有改名叫驷马桥。直到北宋时期,公元1188年,当时的成都知府京镗,看到升仙桥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过往行人马车也不安全,就利用冬闲时间,把这座桥修成了崭新的四洞石孔结构廊桥。因为受到司马相如的历史故事影响,京镗就把升仙桥更名为驷马桥,并写下《驷马桥记》,从那时起,驷马桥的名...
《升仙桥》原文赏析 《升仙桥》原文赏析 《升仙桥》作品介绍 《升仙桥》的作者是岑参,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98卷。 《升仙桥》原文 升仙桥 作者:唐·岑参 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 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 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 《升仙桥》注释 ①居成都时作。升仙桥:《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一:“...
升仙桥老照片(摘自网络)行唐城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当时西门上有一座木桥。到北宋元祐五年(1090)重修城墙时,将西门木桥改建成了一座敞肩式单孔石拱桥。这与赵县的安济桥、永通桥,结构造型基本相似,被誉为安济桥的姊妹桥。曾经的升仙桥就架在西护城河上,全长15.3米,宽6米。主拱由20道拱肋排比而...
升仙桥 升仙桥是位于泰州市的桥梁,在城中迎春西路路首,原跨中市河上。初为砖拱桥,民国后改为平桥。现因河被填路抬高,桥被埋入地下。传说北宋泰州道士徐守信得道成仙后,从此桥飞升。 宋乾道三年(1167)建于中市河上,历元、明、清,直至当代,上世纪中期,河被填平,后地面抬高,桥埋入地下。
风穴寺的升仙桥,承载着一段古老的传说。传说中,曾有一位大官,名叫费长房,他目睹了朝廷的黑暗、官员的腐败以及民众的苦难,对官场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在一个夜晚,他梦见了一位白胡子老者,老者对他说:“远离官场,投身于风穴山,那里才是真正的仙人之地。”梦醒后,费长房毅然决然地将官印悬于衙门之上,连夜...
你有没有想过,一座桥,一段路,也能引发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感慨?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唐代诗人罗隐的《升仙桥》。这首诗以桥为媒,抒发了诗人对命运、文词以及人生荣华的独到见解。💖原文欣赏:危梁枕路岐,驻马问前时。 价自友朋得,名因妇女知。
《升仙桥》 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 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 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 译文: 离开长桥去的时候,仿佛还没有到达目的地。 可是当我驾驭驷马车时,却又从桥上返回。 我的名字和东流的水一起,一直流淌,没有尽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行走旅途中的心情。诗中的“长桥”可以被理解为...
升仙桥朝代:唐代作者:汪遵原文: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众又闻。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 猜你喜欢: 汪遵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