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只是从建筑角度出发,对千利休之死的一个猜想。不过真正身临其境端坐待庵内时,在狭窄的空间内,会不自觉地感受到这一说法的说服力。 EPILOGUE |尾声 据说利休死前仍按照侘茶仪式进行最后一次茶会,安然坐在自己的草庵茶室,拂去一切尘芥,闭目倾听茶锅开沸的水声,这是一位艺术家保有的尊严,也是对权势者的...
1582 年(天正十年 ),千利休在京都山崎建造草庵风格的茶室“妙喜庵”,又称作“待庵”(图 19)。茶室屋顶是低低的草茸人字形,屋中只有一根圆木柱, 十分简陋,墙面是粗杂的灰色、茶褐色和暗褐色土墙,整个茶室采光昏暗,静寂无语 ;在床之间里冷冷地挂了一件禅僧的墨迹,仅有一个“妙”字 ; 茶碗用的是朝鲜井户茶...
在黄金茶室里,秀吉向天皇奉茶,表达一个意思:老子才是真正的日本主人。千利休对此极度反感和讨厌。类似这种审美上的差异,让哥俩穿的那条裤子被撕开了。 与黄金茶室不同,千利休建起了现在变成国宝的“待庵”,希望借此能劝解秀吉。待庵入口就是一个比狗洞大不了多少的小口子,任何人必须先低头,才能进入。而且门口还有个...
公元1577年利休在自己家里建立黑木茶屋。 公元1582年利休在山崎建造茶室“待庵”,同年信长去世,信长死后丰臣秀吉为继承人。 公元1583年利休接受秀吉的邀请赴山崎参加茶会,5月(62岁)成为秀吉的茶头。 公元1585年秀吉在宫中的小御所召开茶会,同年秀吉的黄金茶室在小早川隆景开放。 公元1587年利休在秀吉的聚乐第建九间...
秀吉命他建立茶室,于是耗时半年,茶室待庵便诞生了。待庵也被认为是出自利休之手的现存唯一的茶室。 (※茶头即煮茶待客之人) 1585年,羽柴秀吉举办宫中茶会,向正亲町天皇献茶。这次茶会是千利休人生中规格最高的一次茶会,也正是通过这次茶会,羽柴秀吉获赐“丰...
因为这个茶室本身体现出的千利休的茶道思想与丰臣秀吉是背道而驰的。待庵只有区区两榻榻米的大小,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3.2平方米,非常小,坐在茶室里面的人只能面对面,靠得非常近坐在一起。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是有相应的亲密距离的,靠得太近,会给人一种毫无保留之感。而千利休想在茶道中营造出的就是这样一种...
和广间相比,一般的茶室越小越好,和建筑常规的价值观来说,可以说茶室是一个“逆反的建筑”,虽然茶来自于中国,但喝茶的习惯又不同于中国,其建筑又不同于我国的大宅院,这是否可以说茶室是日本独有的建筑呢?茶室可以说是日本唯一从外部看似封闭的建筑。但内部力求对外的透彻和空间的简介明了,其空间是以地面...
千利休认知到浮夸躁动的人心才是看不见美的病因,他重新设计茶室,把华丽茶席降为仅能容身的二叠,把茶室入口改得窄且小。 他亲自设计的茶室〝待庵〞,将书院式茶室,改革为草庵式的木结构建筑,茶室面积更从四叠半缩小至二叠,乃至一叠半大小。 茶室的墙壁是用简陋的土墙做成的,抹上一条四五寸宽的稻草和泥土混合...
茶道里,有人与人之间的和。千利休修建的待庵茶室的入口窄小,访问者需要躬身入内。如果来访者是武士,不解甲卸刀是无法进入的。所以,无论是将军还是平民,在躬身入室那一刻,众生平等。 茶道中,也有人与环境的和。有一则千利休和儿子少庵的小故事记载了千利休对自然的追求。
他更是发明最小版的茶室待庵 凡是进入之人必须在这个小门口解甲卸刀 然后通过宽64厘米高67厘米的门方能抵达室内 而当你弯腰入室之后内心的浮躁也随之得到慰藉 从待庵的功能布局以及材质的特点 我们可以瞥见当下流行的侘寂风的影子 剑麻的垫子 粗糙的土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