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得享高官厚禄的宣州太守怎会想到,织就一丈毯,需费千两丝,多么劳民伤财。 词语释义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一丈:=一般作为量词使用,相当于十尺,但明清以前各有不同。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作者是谁?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唐代白居易 考察知识点:文史常识 作者及作品鉴赏: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到了其曾 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公...
答案: “愿侬一箔千两丝”出自: 宋代 苏轼的 《五禽言五首 其四》,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yuàn nóng yī bó qiān liǎng sī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平 。 问题2:“愿侬一箔千两丝”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愿侬一箔千两丝”的上一句是: 林间桑子落 , 诗句拼音为: lín jiān sāng...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这是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列作品与白居易的作品风格相反的是( )①《诗经·国风》 ②楚辞《离骚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红线毯》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
全诗以红线毯为引,深刻讽刺了当时州官不顾百姓疾苦,竞相进贡奢华地毯以媚上的社会现象。诗人以“一丈毯,千两丝”极言织毯之不易,又以“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痛斥统治者不恤民力,剥夺百姓衣物以织地毯的暴行。白居易之诗,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此诗即为其现实主义风格的佳作。
愿侬一箔千两丝,缫丝得蛹饲尔雏。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薄。君不见东海孝妇死作三年乾,不如广汉庞姑去却还。 查看所有苏轼诗词作品注释参考 缫丝缫丝(sāosī) 把蚕茧煮过后抽出丝来 silk reeling;filature reeling 苏轼名句,五禽言(并叙)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小提示:"愿侬一箔千两丝,缫丝得蛹饲尔雏。"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缫丝:把蚕茧制成生丝的过程。一般从浸在热水里的5—10粒蚕茧抽出的丝合成一根生丝。 小提示:"愿侬一箔千两丝,缫丝得蛹饲尔雏。"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每日一句古诗文】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hey狐狸糊涂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5.3万 19 00:42 App 缘分已尽的巅峰之作,谁的更触动你心? 10.1万 75 51:46 App 【春江花月夜】不知江月待何人完整版 4.1万 0 04:31 App 为什么《...
白居易的诗〔节选〕:“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从中国代手工业发展角度考察,结合该诗及所学知识,以下关于唐代纺织业的哪种说法有误A、已经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毯B、官营纺织业和丝营纺织业都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