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杂阿含经》卷三十四所述,佛陀对外道以颠倒之见问难的十四个问题,皆不置可否,不予明确的答复。《大智度论》卷二称之为“十四难”,该卷曾解释佛陀不回答的理由,是因“此事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中略)故佛不答”。总之,这十四种问题是外道由于断常一异等...
这十四个问题在佛经中称为“十四无记”。曼童子觉得这些命题关系重大,而佛陀总是置而不答,使他很不满意。如果佛陀能给予令人满意的回答,说明这些命题哪些是真理,他便继续跟随修道。如果佛陀不给他明确的答案,他便舍佛陀而去。佛陀批评曼童子说:“愚蠢的人啊。我从未向你承诺过要解说这些命题啊。世界是常抑或...
佛不回答的十四个问题佛经记载:一天,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中,他的徒弟中有位叫鬘童子的,在僻静处静坐修行,心中生起了一些非常迷惘念头。于是鬘童子来到世尊面前,请教了令自己迷惑的十四个问题:一、世界恒常存在(“世有常”)吗?二、世界不会恒常永在(“世无常”)吗?
1.世界恒常存在吗?2.世界不恒常存在吗?3.世界既恒常又不恒常吗?4.世界既非恒常又非不恒常吗?5.世界有边吗?6.世界无边吗?7.世界既有边又无边吗?8.世界既非有边又非无边吗?9.生命与自我是同一的吗?10.生命与自我不是同一的吗?11.如来涅槃后还存在吗?12.如来涅槃后不存在了吗?13.如来涅槃...
第十条到第第十四条请参考。知乎用户:十四无记问题是否意味着佛并不是完全的觉醒者?0 赞同 · 2 ...
在佛教经典中,佛陀对有些问题不予回答,这就是有名的十四无记。可归纳为四类16个问题。第一类问题:这世界:(1)是永恒的?(2)还是非永恒的?(3)是既永恒又非永恒?(4)还是非永恒又非不永恒?第二类问题:这世界:(1)是有限的?(2)还是无限的?(3)是既有限又无限?(4)还是非有限又非无限?第...
第一条到第八条是古印度外道们没有根据,不讲逻辑,不提供形成的原因与条件的断言。十四种超越了佛...
“十四无记”即指十四个超越人类经验认知层次的问题,无法加以叙述或说明,因此佛陀舍置不答.1、世界“十四无记”即指十四个超越人类经验认知层次的问题,无法加以叙述或说明,因此佛陀舍置不答.1、世界恒常存在.2、世界不会恒常存在.3、世界恒常而又不恒常.4、世界非恒常非非恒常.5、世界有边际.6、世界无边际.7、...
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执扇扇佛。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彼婆蹉种出家三问,世尊何故不答?岂不增彼婆蹉种出家恶邪见,言沙门不能答其所问?”佛告阿难:“我若答言有我,则增彼先来邪见;若答言无我,彼先痴惑岂不更增痴惑?言先有我从今断灭,若先来有我则是常见,于今断灭则是...
《大智度论》是由龙树菩萨所著,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在这部论著中,提到了关于佛不答十四难的问题。这些难题涉及到修短、黑白等类别的询问,但佛不作答。这是因为这些难题以常、灭为本,而佛法的核心在于无常、灭,因此佛不作答。此外,论中还提到,佛在处处说“有我”和“无我”,这取决于对佛法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