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名将,被誉为战国四大将之首。他的生平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则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主要身份是武将。在赵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为一位富有韬略的边将。他常居代地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根据实战需要...
粟裕大将是十位大将中立功最多的将军,他所指挥的经典战例,就连林总、陈毅等人也都十分佩服。粟裕大将逝世两年后,即1986年12月28日,黄克诚大将因病去世,享年84岁。黄克诚大将性格细腻,他是我军中有名的政工干才。逝世前,黄克诚大将已经双目失明,但为了组织工作能够顺利展开,他依然不够年老而忘我工作,并为...
大将粟裕,萧劲光,陈赓都是属于专业的军事主官。这三位大将在革命战争年代,都是各大战场上的主力战将。粟裕将军领导了华东地区的解放事业。萧劲光是东北战场上独当一面的大将,曾独自率领两个纵队,坚守南满根据地,配合大部队作战,并成功粉碎敌人提出的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企图。陈赓将军领导的陈谢兵团,在解...
后来张灵甫官至第74师师长,负责守卫南京国民政府的安全,号称老蒋的“御林军”。现在人们熟知他,可能都是通过他在后来的孟良崮战役中,与粟裕大将的斗智斗勇。只可惜张灵甫遇到的是我军“战神”。整编74师虽然拥有全美军械武装,但也难逃被我军包围,最终弹尽粮绝而亡。第十位,邱清泉,浙江省永嘉县人,黄埔军校...
十大将军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此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前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其中将官设置为四级,即:大将、上将、中将、少将。[1] 1955年8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大将军衔,后...
一、孙武 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后世尊称为孙子、兵圣,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吴楚大战开始,孙武在柏举之战中指挥吴国军队以三万之师,千里奔袭,深入楚境,五战...
徐海东对革命立有大功,尤其红军时期贡献大、地位高,毛主席始终十分信赖他。作为“第二大将”的徐海东,正常情况下有望进入中央政治局,但多年伤病导致建国后的徐海东处于病休状态,无法从事实际管理工作。徐海东大将在新中国没有出任过副国级职务,并于1970年早逝。黄克诚军政全能,在大将里面是很突出的一位,并且性格...
1934年,徐海东担任红25军军长(后主动提出让程子华为正,自己为副)时,粟大将是红十军团参谋长,如果按现在的级别看,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3、黄克诚(1902-1986),湖南永兴人。名列第三的大将黄克诚,解放战争前与徐海东资历类似,不同的是徐在长征时率先到达陕北,“为把革命大本营奠基大西北立了不朽的历史...
第十名 徐达 徐达被誉为大明王朝的第一开国名将,是朱元璋手下二十四大将之首。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猛的作战精神,在短时间内帮助朱元璋控制了江苏、安徽南部和浙江北部的地区,成为朱元璋的重要战将。在接下来的六年中,徐达作为主将,率领明朝军队多次打败了当时实力强大的陈友谅。他的军事智慧和决断力,使他在...
周瑜,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年,东吴大将。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访庐江东南)人。出身官宦之家,仪表英俊,聪颖过人,多谋略,人称周郎。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吴蜀联合,火烧赤壁,大破曹军,名传华夏。后进取南郡时,被曹仁的伏兵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