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叶光富(中)、李聪(右)、李广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本报记者 李思尧摄 4月17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组合体在垂直转运中。 汪江波摄(新华社发)指令长叶光富——时刻保持拼搏状态 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
报道称,本次神舟十八号将上行实验装置及相关样品,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网友们纷纷评论道“太空养鱼”不再是梦。那么,此次神舟十八号准备养的“斑马鱼”是个什么物种呢?为什么要选择它呢?...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为了确保神舟十八号的顺利接班,中国运用从神舟十二号时期发展起来的快速对接技术,将对接时间缩短至6.5小时。该技术允许航天器在发射后,短时间内完成与空间站或其他目标航天器的对接,显著减少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等待时间,提高任务的整体效率。发射与入轨是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的首个阶段。将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依赖精确...
4月2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叶光富(中)、李聪(右)、李广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这次飞行,我们将承担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航天员李广苏介绍,他在任务中主要负责空间试(实)验项目,涉及航天医学、基础物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前沿科学问题,...
央视网消息: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由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组成,接下来,我们分别认识一下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的三位航天员。首先是指令长叶光富。他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11年的不懈奋斗,于2021年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驻中国空间站,实现了自己的首次飞天梦想。时隔两年,叶光富作为指令长,带领两名年轻队员再次逐...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将迎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来访,计划于今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中国航天员瞄准登月根据官方公布的航天员简历,神舟十八号乘组三人均为“80后”,又都有过飞行员的共同经历。航天员叶光富此前执行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作为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的指令长,...
4月17日,神舟十八号船箭组合体已转移至发射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即将拉开序幕。在任务来临之际,特邀此次任务标识设计者曹傲冬分享标识背后蕴含的设计理念和诞生过程。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者曹傲冬 曹傲冬浅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飞天梦是许多心怀浩瀚太空的人都曾做过的梦,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梦想...
其实,不仅仅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前的那些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内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包括外国的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内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所以,这是很普遍存在的情况,并不是我们技术不行的原因。为什么会“胖”一圈 航天员变“胖”其实也就说明了太空飞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航天员会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