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十一苦法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阿练若、乞食、一处坐、一时食、正中食、不择家食、守三衣、坐树下、露坐闲静处、著补衲衣、在冢间住。若有人能於十一年中学习此苦法,则此生可得阿那含果,再生可得阿罗汉果。反馈 收藏
十一苦法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名数)一阿练若,二乞食,三一处坐,四一时食,五正中食,六不择家食,七守三衣,八坐树下,九露坐闲静处,十着补衲衣,十一在冢间。若有人于十一年中,学此苦法,即于现身成阿那含,转身即成阿罗汉。见增一阿含经四十六。更多:https://www.bmcx.com/...
十一苦法 摘自:佛学大词典 乃谓十一种苦行之方式。即:(一)阿练若(无诤声,适修行之闲处), (二)乞食,(三)一处坐,(四)一时食,(五)正中食,(六)不择家食,(七)守三衣,(八)坐树下,(九)露坐闲静处,(十)着补衲衣,(十一)在冢间。行者若能于十一年间行此法,现身即成就阿那含,来生必能成就阿...
”(解脱道论,重新标点)十三法是过量说,原有十一苦法,大迦叶自己多加一法,一坐食,为十二法。这个“常坐不卧”乃是外道极端苦行法,遇得处坐也是后加的。不是阿含经的说法。再看所谓曼荼罗 的那一段,便可以看出来该论在行法上的演变。原始圣典中驳斥了外道牛屎涂地(很像楞严经介绍的雪山白牛屎坛城)的作法,佛...
消除痛苦的五大法 藏传Fo教中有个实修法,可以消除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痛苦,让我们保持心情愉快。 方法很简单:首先双目直视虚空,不执著一切而自然放松,心胸尽量放大,在这样的境界中坦然安住。然后念诵“达雅他嗡措姆迷勒那德卡踏母索哈”,这个念7遍、108遍都可以。如此观修,有助于我们天天好心情,人际关系趋于改善,许多...
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桀②,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③。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6分)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
【艾尔登法环】DLC对于出血流的补强是真猛啊!(DLC全追忆) 25 1 46:32 App PS4游戏 新樱花大战 一周目剧情流程娱乐解说视频 第十一期 31 0 41:43 App PS4游戏 仁王2 莽夫一周目实况娱乐解说 第十一期 23 1 34:34 App PS4游戏 新樱花大战 一周目剧情流程娱乐解说视频 第二十四期 2212 0 01:22 App...
十一苦法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阿练若、乞食、一处坐、一时食、正中食、不择家食、守三衣、坐树下、露坐闲静处、着补衲衣、在冢间住。若有人能于十一年中学习此苦法,则此生可得阿那含果,再生可得阿罗汉果。更多:https://www.bmcx.com/...
《摩奴法典》是古印度的法典,《法典》第五卷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妇女要终生耐心、忍让、热心善业、贞操,淡泊如学生,遵守关于妇女从一而终的卓越规定。"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不忠于丈夫的妇女生前遭诟辱,死后投生在豺狼腹内,或为象皮病和肺痨所苦。"第八卷第四百一十七条规定:"婆罗门贫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