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简称医改。1994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为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索经验,由此揭开医改序幕。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简称医改。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目的是确保每个人包括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到医疗...
为了优化医疗费用结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需要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 指导内蒙古、浙江、四川等 3 个试点省份开展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区)试点,指导唐山、苏州、厦门、赣州、乐山等 5 个试点城市进一步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新机制,按照 “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
针对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任务》提出,2024年,所有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合理确定支付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完善总额测算、结余留用和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付费试点。研究对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给予在DRG/DI...
为了更好地保障职工和居民的医疗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四川、辽宁等地陆续推进医保省级统筹。这意味着,从2024年起,这些地区的医保报销标准将逐步统一,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省内职工和居民的医保参保人在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上的标准将逐步一致。这一改革将极大地简化医保流程,提高报销效率,让广大民众在就医...
新医改是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
——访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 医疗保障关乎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是实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化医保基金监管制度改革,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党的二十届三中...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 黄心宇:改革后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更加规范,时间和费用消耗指数下降、平均住院日缩短。同时,对一些适宜在一二级医疗机构治疗的病种实行不同级别机构的“同病同付”,调动基层机构诊疗积极性,支持分级诊疗,改善医疗服务可及性。各级医疗机构适应支付方式改革要求,在控成本、降药耗上持续发力。
五、共建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公平可及 2024年医保改革不仅关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注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服务环节的改善。通过升级改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增强分级诊疗能力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同时,严格监管医药价格、从源头上为群众节约医疗支出等举措也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
此外,医保个人账户的改革也是重要一环,个人账户资金将被统一划拨到统筹账户中,进行统一管理,并允许医保账户与家人共享。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四条指出,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一制度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法规 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