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查 1 检查名称 凝血酶时间 2 分类 临床血液检查 > 出血和凝血检查 3 取材 血液 4 测定原理 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溶液后,血浆凝固所需时间为凝血酶时间(TT)。5 试剂 (1)0.129mol/L枸橼酸钠溶液或0.1mol/L草酸钠溶液。(2)凝血酶溶液,将冻干凝血酶先以水复溶,再以生理盐水调至使...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是否需要空腹:是 适用性别:不限 正常值:成人11~15s。新生儿延长2~3s(Quick一步法)。18~22s(Wars-Seegers修改二步法)。 分析结果:偏低值: 低于正常值。正常值:11~15s偏高值:高于正常值。
PT在医学上通常代表凝血酶原的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是衡量凝血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该指标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凝血能力,也可以用来反映血浆中的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活性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检查时,需要...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是血液检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于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PT 延长可能意味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维生素 K 缺乏:维生素 K 是合成某些凝血因子(如 II、VII、IX 和 X 因子)所必需的。因此,维生素 K 缺乏会导致这些凝血因子水平
(1)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原理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人脑、兔脑、胎盘及肺组织等制品的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该试验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注意事项 ①HCT影响:不同患者HCT不同,导致血浆量多少不一,因此游离的Ca2+浓度不同,从而导致PT结果异常。对于HCT55%的患者,采血量或抗凝剂用量按下述公式计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采血量(ml)=抗凝剂用量(ml)×9×(1-0.45)/(1-HCT)。
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常见于遗传性或获得性外源性凝血因子缺陷,包括服用抗凝药物、维生素K缺乏、肝病、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等。实验室检查APTT正常而PT延长时,考虑遗传性或获得性外源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遗传性FⅦ缺乏较少见,获得性FⅦ缺乏的原因包括口服抗凝药物、...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一)参考值 1.凝血酶原时间11~13秒。应测正常对照值。病人测定值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以上为异常。 2.凝血酶原比值(PTR)即被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S)/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s),参考值为1.0±0.05. 3.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1.0±0.1. (二)临床意义 1.PT延长见于: 先天性凝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