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黄耆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拖疮生肌的作用,多年生草本,高10-35厘米。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黄耆 拉丁学名 Astragalus inopinatus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科 豆科 属 黄耆属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木质化。茎有数个或一杆,斜升或直立,被贴生的毛。
疆北黄耆(学名:Astragalus depauperatus Ledebour)是豆科、黄芪属植物。总状花序近伞形。形态特征 植株高(3-)6-15厘米,松散丛生,中固定,贴伏毛。当年的茎0.5-4厘米,浓密白色有毛。叶3-7(-10)厘米;托叶3-5毫米,短贴生于叶柄,茎后短合生,有毛;叶柄1.5-4厘米,像纤细的轴密被白毛;小叶2...
北黄耆,以其甘而微温的特性,拥有显著的药用价值。首要功效是补气固表,能够增强人体气血,对于那些体质虚弱、常常自汗的人群尤为适用。它还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加速肌肉再生,对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有辅助治疗作用。在肾病领域,北黄耆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它能够有效缓解肾炎引发的浮肿,甚至对于伴有...
茎有数个或一杆,斜升或直立,被贴生的毛。奇数羽伏复叶,具6-16对小叶,托叶披针形,长渐尖,基部彼此连合,长5-8毫米,有疏毛;小叶长圆形到披针形,长4-25毫米,宽2-7毫米,先端稍尖或稍钝,具短刺尖,背面疏生白色伏毛,有时(如幼叶)毛较密而呈现银白色。总状花序紧密、多花,总花梗比叶长;花...
北黄耆,学名Astragalus inopinatus,隶属于豆科的黄耆属(Astragalus)。它的科学定名是由Boriss提出的。这种植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高度可达15-35厘米。根部具有木质化特性,茎部通常有数个或单一,呈斜升或直立状态,表面覆盖有贴生的柔毛。其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包含6-16对小叶,托叶呈披针形,尖端渐...
根据过去文献记载,本种在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兴安车站附近)有生长。
西北黄耆(学名:Astragalus fenzelianus Pet.-Stib.)是豆科黄耆属植物,是我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3,000米至4,500米的地区,多生在高山草甸及山坡灌丛中。形态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高8-25厘米。根 根直伸,暗褐色,直径可达1厘米,颈部具数个短缩而分枝的茎。茎...
西北黄耆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大约在8-25厘米之间。根部直且深色,直径可达1厘米,颈部呈现出分枝的结构,根茎通常隐藏在地面下,被少量残存的鳞片覆盖。这种植物的叶片以羽状复叶的形式呈现,呈莲座状,拥有17-29片小叶,通常每片长5-12厘米。叶柄非常短,只有0.8-1毫米,表面覆盖着稀疏的白色细...
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炎浮肿、蛋白尿、糖尿病、慢性溃疡等症。近年来临床用来治疗高血压和急慢性肾炎。著名的“补中益气汤”就是黄芪配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甘草、当归、陈皮等组成,对治疗脾胃虚弱、四肢倦怠、懒言短气、中气下陷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