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7月的“张鼓峰事件”和1939年5月的“诺门坎事件”是日本军部开始“北进政策”的对苏联的两次试探。但双方实力悬殊较大,尽管关东军全力应对但仍遭受惨败。两次惨败使“北进政策”陷入停顿,日本陆军的实力也受到质疑。为保证既定的侵略方案不变,陆军被迫由“积极北进”向“消极北进“转变。在陆军的推动下,...
转载:维基百科-北进政策(朝鲜高宗时期) 高宗童年一天参加经筵3次,分别是早上7时至9时,中午11时至1时,下午2时至4时。高宗读《孟子》“汤七十里,文王百里”时,慨然顾曰:“七十里、百里,犹可以为政于天下,况我国三千里乎!何以则能秣马燕云,洗祖宗之耻也(指丙子胡乱)?”1869年、1870年***,许多朝鲜渡过图们江...
转载:维基百科-北进政策(朝鲜高宗时期) 高宗童年一天参加经筵3次,分别是早上7时至9时,中午11时至1时,下午2时至4时。高宗读《孟子》“汤七十里,文王百里”时,慨然顾曰:“七十里、百里,犹可以为政于天下,况我国三千里乎!何以则能秣马燕云,洗祖宗之耻也(指丙子胡乱)?”1869年、1870年***,许多朝鲜渡过图们江...
1. 日本的北进政策意味着其军事行动将针对苏联,而非继续专注于中国。这种战略转变可能会对二战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2. 日本在中国战场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日两国之间的国力差距。然而,这种成功并不能简单地复制到对苏联的战争中。苏联在军事装备、作战理论、训练和单兵素质方面都显著优于...
这种从“北镇”到“北进”的转变,反映了日本近代史上的一个关键趋势。司马辽太郎指出,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军事战略的变化,更是日本国家政策和对外扩张意图的具体体现。在这个过程中,第7师团成为了日本侵略政策的重要执行者之一。 如今,北镇纪念馆不仅展示了这段历史,也引发了人们对过去的反思。参观者在这里能够与日本...
浅析日本1940—1941年“南进”与“北进”政策 http://.yunyoubar(http:\/\/.yunyoubar)邮件群发(http:\/\/.yunyoubar) 片面强调学习强者的方式造成了两军在要务,“海主陆从”也成为明治初年的基本国防资源、经费、地位等问题上的矛盾要远大于英德政策。两国...
北上政策,在韩国又叫北进定策(朝鲜语:북진정책)。中国互联网上称为鲜寇北拓。是高丽王朝、朝鲜王朝建立后所制定的一项扩张政策,表现了其对现今中国东北地区的野心。高丽北进 背景 渤海国之南京南海府位于今朝鲜咸镜道附近,与新罗相接。据《新唐书·渤海传》载:渤海“南比新罗,以泥河为境”。又载...
材料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制定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和“海洋政策”的基本国策。“大陆政策”孕育着北进、南进的最初萌芽。但具体的北进、南进策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争霸称霸的基本国策。是日本世界战略的主要内容。所谓北进,即通过中国向苏联远东地区扩张,主要对手是苏联,所...
所谓北进,是指日本通过中国向苏联远东地区扩张;所谓南进,是指日本通过中国向南洋一带扩张。不论是北进还是南进,都必须先占领中国。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日本地主资产阶级的野心是很大的,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起见,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先打中国。”因而,中国战场的发展如何,对日本北进、南进政策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