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争论最后,广田内阁于1936年8月确立《国策基准》,提出在确保日本在东亚大陆地位的同时,把向太平洋地区发展作为日本根本国策。也就是把陆军倡导的“北进论”和海军倡导的“南进论” 都作为基本国策,为后期日本在“北进”和“南进”中的反复埋下了伏笔。日本无论是执行“南进政策”还是“北进政策”, 都必须...
一是对第10军使用不当,没有让已进到三八线附近的第10军就近、顺势、取捷径从陆上直取元山,而是将它重新装船,在海上绕了一个大圈子后去元山登陆,浪费了宝贵的兵力和时间;二是将北进部队分割成互不联系的两个部分,造成东、西两线战场的割裂,向敌方敞开一个大缺口,为尔后失败埋下了伏笔。布莱德雷评述:...
想要获取扩张急需的战略物资,只能通过继续侵略他国掠夺资源实现目的,因此北进和南进策略再一次被日本的提上议程。所谓“北进”,即指先攻占中国东北地区,继而向苏联远东地区发动攻势,兵锋一路北上直达乌克兰平原,占领苏联最大的产油区和粮仓,以获取日本急需的石油、钢铁、粮食等资源。从中国东北到乌克兰一路都是...
这场战争的结果,让日本国内一片哗然。原本喊得震天响的“北进论”,一下子哑火了。那些主张向北发展、进攻苏联的人,再也说不出话来。日本无力同时对抗中国和苏联,迫使日本不得不改变战略方向。这场战争,成为了二战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改变了日本的战略,也影响了整个亚洲的局势。然而,对于那些在...
这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斯大林来电要求八路军开赴东北,王明非常激动,坚决拥护斯大林。八路军要向东北发展,到东北支援苏联,防止日本向苏联东部进攻,使苏联腹背受敌。此事体大且严重,八路军要丢掉浴血奋战的华北战场,要改变从洛川会议以来中央确定的整个战略方针,要把华北人民全部遗弃到日寇的铁蹄之下。...
面对来自苏德可能合作的压力,驻扎在伪满洲的关东军安耐不住了,他们想用一次成功的军事行动,来向东京表明,北进苏联的计划才是日本的明智之举。于是,5月下旬,怀有打败苏联、北进西伯利亚狂热心态的一些日本军官,轻率地引发了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诺门罕战役。
日军中的“北进”派按耐不住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于是在当时满蒙交界处的诺门坎挑起了一次日苏大战,史称“诺门坎事件”,为什么日本陆军这么嚣张呢?那是因为关东军被成为“皇军之花”,也就是说,那个时候说到底还是陆军势力更强一点,而且日本关东军大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心。 但是战争开始不久,除了一击即溃的蒙...
日本在二战期间,为什么放弃了“北进”?并不是不想是实力不允许 日本这个国家一直备受人们关注,特别是在一战和二战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日本也是一个入侵者和侵略者,所犯下的罪恶也是人们不可饶恕的,更令人痛恨不已!在二战初期日本非常的有野心,随着野心的不断膨胀,它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实行北进,...
这也就意味着,日军北进根本就没有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日军进攻苏军,如果只是小打小闹,那就更没有必要了。日德虽然有同盟协议,但至始至终都没有形成融合战线,日军高层的思维绝对不会允许在没有利益的情况下帮助德军进攻苏联。相反,日军选择南进计划则不一样,东南亚一切的资源就摆在日军的面前,日军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