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省,简称“直”,省城为保定。明朝时称北直隶,清顺治二年(1645)改称直隶,康熙八年(1669)称直隶省。 1928年6月20日,经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决定,将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简称冀,旧京兆区20县并入河北省,北京改名北平,北平、天津划归河北省,北平为河北省省会。称呼来源 明朝时期称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为...
直隶省,简称“直”,明清两代跨省行政区划。 所谓“直隶”地区,在古代往往特指天子脚下的心腹之地。“直隶”二字最早见于宋朝,宋朝以州领县,其直属京师者被称为“直隶”。 明称直隶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自永乐初建都北京(今北京市)后,又称直隶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简称北直,相当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
所以元代邢台属腹里地区,但不归腹里管,而归中书省管,明代邢台属北直隶地区,但不归直隶管,而归六部管。元代中书省、明代北直隶和清代的直隶省性质有所不同,清代直隶地区设省,本质已经变成一个省。上文说到,明代邢台属北直隶地区,但归内阁六部管。但是具体归六部那个部门管,这里内阁六部中并没有一个专门...
明代北直隶包括顺天府、永平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以及万全都司、保安州、延庆州。清代,延续明朝八大府,因避讳雍正帝名讳,真定府改名正定府,并新设承德府、宣化府和天津府。同时,除上述十一府,清代直隶省新设遵化州、易州、定州、冀州、深州、赵州等直隶州。这些府州治所所在地...
北直隶领府八,直隶州二,属州十七,县一百一十六。北至宣府,东至辽海,南至东明,西至阜平,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三十三万四千七百九十二,口一百九十二万六千五百九十五。顺天府:附郭: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固安县、东安县、香河县、永清县。通州:三河县、武清县、漷县、宝坻县。昌平州:顺义县 密云县、怀柔县。涿州...
北直隶辖区为:顺天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大名府、广平府、永平府、宣府、延庆直隶州、保安直隶州。北直隶地盘相当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一小部分和山东一小部分。后来清兵入关,占领天下,将北直隶改名为直隶省。北直隶指哪里 北直隶,是明朝称直隶于京师的地区,明朝行政区,把现在的...
明朝区域划分(北直隶)1、北直隶(河北道) 顺天府:大兴、宛平、良乡、固安、永清、东安、香河 通州(潞县):三河、武清、宝坻 霸州(益津):文安、大城、保定 涿州(范阳):房山 昌平州:顺义、怀柔、密云 蓟州(渔阳):玉田、丰润、遵化、平谷 保定府:清苑、满城、安素、定兴、新城、雄县、容城、唐县、庆都、 博野、...
南直隶北直隶是哪里 “直隶”,就是直接隶属的意思。在明清两代,“直隶”指代表着京师周边府、州、县等地。在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将直隶于南京的地区被称为南直隶省,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将直隶于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省,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南...
在元代,北直隶的行政区域分布如下:顺天府,原为大都路,洪武元年改名为北平府,最初属山东行省,随后改属北平行省。永乐元年,北京被定为行在,正式称为顺天府,1421年,明朝迁都于此,从此北京又称京师。直至正统六年,再次恢复为京师的称号。府城分为大兴县和宛平县,还有良乡县、固安县、永清县、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