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王元祥造像》,舒朗俊逸,空灵洒脱! 北魏《北海王元详造像》 全称《北海王元详为母子平安造弥勒像记》 造像记高88厘米,宽42厘米 是元详随北魏孝文帝南伐 迁都至洛阳的历史实录 造像记书法精美 是著名的龙门二十品之一 该造像记的章法较为疏朗俊逸 虽然...
1028年,我虽53岁,身体却依然硬朗。我们打听到消息说,瑞典的国王奥拉夫二世由于统治昏庸,不得人心,被克努特一举击败,至此,克努特就成为了三国国王,名副其实的“克努特大帝”、“北海之王”! “你说他这么卖力地去拓展疆域是为了什么?”某天阿诺问我。 “建功立业呗。”我回答到。 “你觉得有意义吗?” “不知道,...
王猛子孙仕于北朝者,则风光贵显达数百年。镇恶弟王宪,少遭父丧,随伯父永在邺(今河北临漳县南)。永仕前秦为宰相,秦亡时,被西燕将慕容所杀,王宪逃奔清河郡(今山东临清),北魏初年,出仕,官至并州刺史,封北海公,年八十九卒。王宪的子嗣,长子王崇袭爵,次子王嶷历官尚书,封华山公。王嶷卒,长子王...
《北海王元详造像记》,全称《北魏太和二十二年北海王元详造弥勒像题记》,造像铭文,高74.3厘米,宽39.8厘米,楷书,9行,满行18字,共计159字,刻于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现存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内。 《北海王元详造像记》是龙门二十品之一,也是石窟中较早的造像题记,字体恣肆张扬,优容飘逸,文字虽简短,却...
北海王元详,北魏献文帝第七子,孝文帝之同父异母弟,于太和十八年(494年)随孝文帝南征,任散骑常侍。孝文帝临终之际,特命元详为司空辅政,可见对其器重之深。陕西山峦峻秀的药王山碑林为北朝书体的集萃地,以国宝《姚伯多造像碑》为首的风格各异的系列碑石书,无不是值得书法家借鉴的巨迹。早在2013年上海...
龙门二十品之四|《北海王元详造像记》,高古朴厚 《北海王元详造像记》,全称《北海王元详为母子平安造弥勒像记》。造像记高88cm,宽42cm,9行,计159字,是元详随北魏孝文帝南伐迁都至洛阳的历史实录。该造像记字体宽博从容,多呈右倾之势,隶意明显,点画高古朴厚,笔姿雄浑奔放,刊石锋刃,笔力挫顿。
北海王元详,字秀豫,姿态容貌秀美,举止有度。太和九年(485)被封王,加侍中。孝文帝从洛阳北巡时,元详和侍中彭城王元勰同在皇帝车子里,陪侍在身边。到了文成帝立有射铭的地方,皇帝让车子停下,传旨叫各位弟弟和侍臣们都试试能射多远。每个人射出的箭都离目标还有一二十步远,只有元详的箭射到了。皇帝鼓掌大笑...
我们注意这两品题记完成时间均为北魏景明四年十二月一日,而北海王元详在第二年,即北魏正始元年(504)“以罪废为庶人”[1]562,中间仅隔半年时间。佛门的比丘法生、比丘慧乐为迎合当朝权贵,感谢孝文帝及元详母子对佛教的资助,为已经去世的孝文帝以及时任辅政大臣的元详造像。佛教...
晋朝北海国位于西晋青州境内,是一个以郡为国的藩国,只存在于西晋,共两任北海王。首任北海王——司马陵。司马陵在介绍任城王的时候已经提到过,字子山,是司马懿七弟、曹魏司隶从事、安城亭侯司马通的长子。西晋建立后,司马炎封司马陵为北海王,食邑四千七百户。司马陵在做了十三年北海王后,于咸宁三年(公元...
四大龙王指的是东海广德王敖广、南海广利王敖钦、西海广顺王敖闰和北海广泽王敖顺。在中国的民间信仰和文化传统中,四大龙王被视为管理海洋和人间气候风雨的神灵,拥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功能。他们分别居于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四个方向,掌管着各自海域的天气、水域生灵。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深入探讨四大龙王的来历、信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