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枢密院是辽代最高军政决策部门。是契丹族对中原封建政权职官制度的继承和改造的结果。 更多信息 中文名 北枢密院 性质 辽官署名 设置时间 大同元年(947) 国家 大辽 数据由搜狗百科提供 查看百科全文 讨论量 0 知乎隐私保护指引申请开通机构号联系我们...
历史官职> 北枢密院 官署名。辽朝置。亦称“契丹枢密院”,简称“北院”。始置于世宗大同元年(947)。初掌契丹及部族事务,后逐渐成为辽朝政治中心,为辽最高执政官衙。主要管理契丹及其他部族军、政事务。长官为北院枢密使,下设知北院枢密使事、知密枢院事、北院枢密副使、知北院枢密副使事、同知北院枢密使事...
官名。辽置。属北枢密院,以熟悉华俗、精通华语之人为之,掌通译语言之事。关于北枢密院职能介绍来源有以下史书:1、《辽史·百官志一》。其曰:"契丹北枢密院。掌兵机、武检、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帐殿之北,故名北院。元好问所谓'北行不理民'是也"。2、《续资治通鉴...
辽国真正宰辅机关是北、南枢密院。有了北枢密院,皇帝得以把一切政令贯彻到二府以至各部族;南枢密院其下还有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及各职能部门。虽然枢密院有两个,但军政大权最终还是
辽朝真正的宰辅机关是北、南枢密院。有了北枢密院,皇帝才得以通过这一机构把政令贯彻到北、南二府以至各部族;南枢密院其下还有平章事、参知政事及各职能部门。虽然枢密院有两个,但军政大权最终还是集于皇帝一身。这表明辽朝 ( ) A. 皇权受到了很大限制 B. 北枢密院的权力高于南枢密院 C. 照搬宋朝的政治...
历史官职> 北枢密院使 官名,辽朝置,为北枢密院长官,掌契丹兵马,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其佐官有知北枢密院使事、知枢密院事、北院枢密副使、知北院枢密副使事、同知北院枢密使事、签书北枢密院事等。见《辽史·百官志一》,参看“北院”条。 北枢密院使相关 ...
南北枢密院的历史起源:南北枢密院是在隋朝时期设立的。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南北枢密院,分别负责北方和南方的军事事务。 南北枢密院的主要职能:南北枢密院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军事和财政事务。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枢密院不仅负责军事指挥,还承担着财政管理、征兵征粮等职能。
北枢密院中丞司 北枢密院中丞司,官署名。辽朝北枢密院所属机构。掌纠察百官。沿革 北枢密院中丞司,官署名。辽朝北枢密院所属机构。职责 掌纠察百官,出处 “罢中丞记录职官过犯,令承旨总之。”(《辽史 ·兴宗纪》)兴宗重熙二十年(1051)。
辽朝设置北面官和南面官两大系统。北枢密院既是北面官系统的宰辅机构,又是全国最高军政机构;南枢密院虽然是南面官系统的宰辅机构,但并不处理汉地的军务,不领汉军。这反映出辽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