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宋徽宗赵佶,赵佶是宋神宗第十一子,由于宋哲宗无子而崩,固由他的弟弟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宋徽宗自幼爱好笔墨和丹青,所以在他即位后,对朝政毫无兴趣,过分的追求奢侈生活,他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引得民怨沸腾,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北宋统治危机四伏,同时,宋徽宗又好大...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赵仲针,北宋第六位皇帝。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庆历八年(1048年),赵顼生于濮王宫。嘉祐八年(1063年),被封为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即皇帝位。熙...
1、宋太祖 赵匡胤 年号建隆、乾德、开宝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宋州归建节度使赵匡胤奉皇帝命北上抗御辽军侵略,走至陈桥驿部下将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拥立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因赵匡胤曾为归建节度使,驻地宋州,所以定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后改为东京开封府。太祖即位后力求统一全国,在北伐时忽然去世,留下...
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因赵匡胤离奇去世,成为北宋第二位皇帝,在位21年,在位期间,继续推进其兄未竟的统一事业,灭掉了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后夺取辽国的燕云地区,先后发动两次北伐,但都因失败告终,从此宋朝对辽国由攻势转入守势,同时宋太宗并大规模扩大科举举势,加强重文风气,明显的走上了崇文...
赵恒又规定,三司使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枢密使一般不得干预财政事务。这等于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财政,加强了皇权。 [91] 尊奉祖宗之法 民间赵氏宗谱中的宋真宗像(2张) 赵恒在位时期,是北宋王朝自开创向守成转型的时期。为调整统治方略,赵恒开始将太祖、太宗时期所施行的法度及其精神加以总结概括,称为“祖宗典故”或...
赵恒为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在公元1126年受徽宗禅位登基称帝,是为宋钦宗。宋钦宗即位之时,金国已经灭亡辽朝正南下攻宋,宋钦宗于是临危即位,但他与父亲徽宗一样,都对治国理政毫无头绪,不仅懦弱无能还听信谗言,在他即位之初,本已重用李纲力主抗金,但之后又在李邦彦等人的谗言下,罢免李纲,致使最后金军攻陷开封,...
北宋第六位皇帝,庙号神宗,谥号英文烈武圣孝皇帝。 嫡母 向氏 宋神宗时被立为皇后。宋哲宗时被尊为皇太后,后扶立宋徽宗即位。谥号钦圣宪肃皇后。 生母 朱氏 宋神宗时累晋为德妃。宋哲宗时被尊为皇太妃。谥号钦成皇后。 皇后 孟氏 宋哲宗、徽宗时两度被废,被尊为元祐皇后、太后。宋高宗时尊为隆佑太后。谥号昭...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本名赵仲鍼,宋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神宗是宋朝皇帝中,少数有意振兴国家的皇帝,不过却是有心无力。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
北宋一共有9位皇帝他们分别是:一、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间960年—976年):代表性事迹:建立了宋朝,成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定都开封。在位期间,他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二、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间976年—997年):代表性事迹:结束了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