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和求学之路上,张天一始终牢记北大人承担的时代重任,不忘“经世济民”的初心。他自建5千亩绿色专用水稻基地和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5万吨米粉智能制造工厂,将大米深加工为高附加值的米粉,助力产业兴农。▲张天一在农场 ▲张天一在店门口 未来,张天一将继续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注重承担社会责任,在新征...
南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阿曼……这些年奔走采访,战争、冲突这些主题伴随了我们几代北大阿语系师兄妹们做记者的诸多时光。每一次启程,都承载着北大人的使命,每一次道别,我们都会紧紧拥抱,那是一个个无声的约定:我们将继续前行,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讲述这个时代的故事。 ...
2010年从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之后,他成为传统媒体的记者,后因机缘巧合进入单向街书店,从一名编辑做起,到现在全方位投入到文化行业之中。在信息不断累积爆炸的时代,他站在传统与新鲜之间,继续自己的思考。一场人与文字的双向奔赴 与编辑工作的结缘或许要追溯到大一时——初入北大的吴琦上了一门名为“编辑与...
2018年以来,文研院举办了“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系列活动,邀请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优秀北大学人,分享他们在不同时代与北大的缘分和故事,讲述北大学术传承、治学机缘和为学理念,彰显文科学者代代相承的优秀学风,高扬北大老一代学人的精神品格,启迪和激励青年学子。
1976年5月,郭平欣挑选了十一个汉字来考验北大压缩信息方案,这是决定北大能否加入“748工程”的关键一战。作为软件设计的主要负责人,陈堃銶倍感压力,虽然她与丈夫深信方案的正确性,但是时间紧、任务重,“北大方案的研究成果究竟能否真正获得国家的承认?”她忐忑不已,只能更加奋力地投身工作。王选曾回忆:因为以前的...
如果是在二本、三本院校,提起人脉圈子可能会被人笑话。不过,最近北大有个70人的私密聊天记录流出,让大家看到了名校生的另一面。看来,名校也不全是光鲜亮丽的一面,里面的人和事儿也有不少故事呢。“北大70人私密聊天记录”流出,揭开名校生的圈子,更让人看不懂了 在北大,学霸们跟大家想象的可不一样。他们...
今年北京大学124周年校庆,UFAPKU根据投中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1年度最佳创业投资机构”榜单,粗略统计了任职在头部投资机构中的54位北大校友。他们既包括创始人、合伙人等资深人士,也包括了投资经理、分析师等新生力量。 不同的专业和经历,相同的梦想与担当。
时光荏苒,转眼在燕园已度过四年;所幸岁月留痕,随生活沉淀下来的是成长与改变,伴记忆浮现而出的是幸福和满足。在北大,我们找到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也发现了学习以外的五彩斑斓。愿每一位北大人朝着热爱的方向永不止步。吕嘉欣、李永康 元培学院 2018本 四年前我们一起选择了北大,选择了元培。入学后我们选择了...
4名北大人入选“青橙学者”,他们是北京大学2016届物理学院天文学系博士校友陈孝钿,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研究员常林、北京大学碳基中心研究员邱晨光、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庞全全。青橙奖“最具潜力奖”30人名单也同时出炉,4名北大人入选。他们是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校友王帅,香港大学助理教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