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对西魏北周最深刻的印象,除了武帝灭佛,当属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自宇文泰于大统元年被授为柱国以后,柱国、大将军便开始成为西魏军方的代表名称。 事实上,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是西魏军的高层领导职务。与府兵制形成的过程一样,八柱国与十二大将军并非一下子就出现的。由于八柱国中宇文泰是全军统帅、元欣是宗室代表...
八柱国是南北朝北周时期的权力中枢,贞观年间编撰的《周书》将八柱国排序为宇文泰、李虎、元欣、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对此,中国历史学界历来少有怀疑。日本学者前岛佳孝发现中国传世文献记载八柱国顺序并不一致,如宋朝的《文献通考》将李虎降至元欣之后,同时代的《资治通鉴》更是将李虎序于李弼之后...
综上所述,北周早期军权形成于西魏时代,府兵分为六军,分别掌握在柱国大将军手中。两魏五战时期,柱国旧部被殄灭殆尽,关陇土著开始被大量招募,从而引起北周的军队结构发生改变。 在此之后,宇文护求得于谨支持,采用合一强而并数弱的策略瓦解柱国体系;扶植二代将门,令其挤走效力于老柱国的一代将门,同时小心翼翼地提拔...
北周八柱国 作者:小楼青山 动作:加入书架,投推荐票,直达底部 最后更新:2024-11-29 01:05:44 最新章节:第15章 :李翔的情况 手机阅读《北周八柱国》无弹窗纯文字全文免费阅读 北周八柱国每日推荐:炼魔成道 , 博君一肖同人文 - 第四十一章-龙纹戒的疯狂吸收! , 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 , 原炀用筋膜枪C顾青裴 ,...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寇、南阳郡开国公 (6)于谨(493年-568年),中国西魏、北周军事人物,八柱国之一,字思敬,河南郡洛阳人。 轻时从军镇压破六韩拔陵起义,大破柔然。又讨伐河北鲜于修礼、邢杲,后来依附宇文泰。被任命为阁内大都督,立有大功。转任大行台尚书,恒、雍二州刺史、柱国大将军,封常山郡...
李虎: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五月,西魏柱国大将军、陇西郡公李虎去世。北周代魏时,李虎被追封为唐国公,由其第三子李昞袭爵。唐武德元年(618年),李虎的孙子、第二代唐国公李渊代隋自立,建立唐朝,李虎被孙子追尊为唐太祖(唐朝国号也由“唐国公”的封爵名号而来)。
八柱国实际只有六柱国掌兵,宇文泰总管其他柱国,广陵王元欣只是个样子。其他六人分别是陇西国公李虎、赵郡公李弼、河内公独孤信、南阳公赵贵、常山公于瑾,彭城公侯莫陈崇。六柱国暗指周朝的天子六军,宇文氏喜欢用西周的官位,命名“西魏”的职位,这也是宇文氏建周替魏的原因。六柱国代表六个鲜卑部落,因此他们各...
北周八大柱国别是:宇文泰(李世民外曾祖父),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他们创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辉煌的历史。唐朝史书曰: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当时号称八柱国家。宇文泰首创...
四、赵郡开国公李弼(494年—557年),字景和,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时期著名将领,位列北周八柱国之一。李弼少时体力过人。永安元年(528年),为尔朱天光别将,随军西征,因功升任征虏将军,又与贺拔岳讨败万俟丑奴。作战时,总是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尔朱天光前去洛阳,李弼...
八柱国,实际上可以看做是六柱国。因为八柱国里面的宇文泰是老大,而元欣是代表北魏皇室的吉祥物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