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卷 基本解释 词条:『北卷』 拼音:běi juàn 注音:ㄅㄟˇㄅㄟˋㄐㄨㄢˋㄐㄨㄢˇ 解释:明清科举对北方各省会试试卷的统称。 古代诗词 金朝.蔡松年.水调歌头 虎茵居士梁慎修生朝:「春风北卷燕赵,无处不桑麻。」 宋代.苏轼.过莱州雪后望三山:「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莱。」...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北卷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北”表示背离、背叛,“卷”表示卷曲、曲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背弃了朋友,真是个北卷之人。 2. 这个公司的老板为了获利不择手段,完全是个北卷的行为。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北方各省的会试试卷被统称为“北卷”。这种称呼最早见于清顾炎武的《日知录·北卷》一文,文中提到:“今制,科场分南卷、北卷、中卷。”北卷的划分依据源自明代洪熙元年的规定。据《实録》记载,洪熙元年八月乙卯,行在礼部上奏关于科举取士的名额分配,南方士子取十之六,北方...
北卷 首页>汉语词典 《北卷》 词语北卷 拼音běi juàn注音ㄅㄟˇㄐㄩㄢˋ 解释1更多:https://www.bmcx.com/.明清科举对北方各省会试试卷的统称。 其它“北”字典“卷”字典
北卷 《北卷》 更新时间:2023-06-24 04:00:25 词语北卷 拼音běi juàn 书写北卷 解释 1.明清科举对北方各省会试试卷的统称。 关于北卷的作文 更多
南北卷的解释南卷与北卷的合称。 明 清 科举,依考生之地域而分南卷、北卷两种(后又增中卷)。自 明 代 宣德 以后,会试取士定名额比例为南方占十分之六,北方占十分之四。 明 陆深 《科场条贯》 :“﹝ 成化 ﹞二二年 尹 阁老 直 主考序称: 宣德 丁未,大 学士 杨士奇 议,会试取...
意思是进士人数南卷录取十分之六,北卷录取十分之六。到了宣德、正统年间,为了照顾四川、云南、贵州等偏远地区,又增设中卷,分为南卷、中卷、北卷,录取比例分别为55%、35%和10%。 根据记载和考证: 南卷的范围包括浙江、湖广(相当于现在的湖南、湖北两省)、江西、福建和广东五个省,以及南直隶(相当于现在的...
可与本专栏上一篇文章(清华数学试题)比较。总之,题目难度较大,一般人hold不住。发布于 2021-02-17 11:55 内容所属专栏 赌书消得泼茶香 教育心得与学习体悟之分享 订阅专栏 高考 北京大学 强基计划 赞同273 条评论 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 ...
南北卷是指明代科举依考生地域分南北不同比例录取进士的制度。起因于洪武三十年(1397)。仁宗洪熙元年(1425),以南北文化水平高低不同,规定南北取士分配比例为,南人十之六,北人十之四。宣德、正统年间,又分为南、北、中卷,以百人为率,南取五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中取十名。后南北卷地域、比例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