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北伐的方针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先打吴佩孚,后打孙传芳,再打张作霖”,所以将湖南、湖北作为主战场进可北上攻打张作霖,中可依长江天险防守,也可南下进攻孙传芳,实属上策。况且辛亥革命中武昌X也是在湖北,而南北对峙时两湖也不是北洋军阀的巢穴与基地,所以X众基础好。北伐军实力弱小(相对北洋军阀),又只有苏联...
第一军是黄埔军校学生军,1926年北伐前黄埔军校学生共毕业四期共4981人,毕业留校学生先后组建了教导1团,教导2团,教导3团,教导4团,教导5团,5个教导团编成第1师与第2师。因为人数不够,所以将粤军许崇智的部队编为第3师。北伐期间黄埔军校毕业生在校内组建黄埔教导师,后来教导师上前线番号改成第20师。第...
第二军下辖的第5师:师长是谭道源,这位也是一位名将,曾经还担任过云南讲武堂的教员。因在北伐时期与抗战时期,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立下了一定的功劳。所以,谭道源也拥有北伐名将,抗战英雄的美称。该师下辖的三位团长分别是罗寿颐,彭璋,朱刚伟。第二军下辖第6师:师长是戴岳,这位是保定军校毕业生。后来,...
作战时的第 3 军表现可不咋样,老是给 2 军、6 军打打下手,干干后卫的活儿,它的实力在北伐军里那可是排在最末。同样称得上鱼腩部队的,还有李福林的第 5 军。李福林的那第 5 军,实际上就是福军,是许崇智援福(建)失败撤下来的革命军拼凑起来的,还混进了一些广东沿海的绿林和匪军,这几个军里...
关于北伐,最流行的说法是,北伐军靠着10万人的队伍在半年内击败了70万北洋军,这只能说是勉强正确。因为北伐军从广州出发的兵力确实是十万人,但沿途加入的部队可不只是这个数,所谓的七十万北洋军也不是铁板一块,在北伐中期,兵力对比就变成了50万VS50万。北伐开始之初,出动的兵力就不只是十万人。因为在湖南...
北伐军士兵所用的步枪种类比较杂,不过在当时受到苏联的援助,装备了不少俄制莫辛纳甘M1891型步枪,这也成为了北伐士兵的一大标志,该枪起源于沙俄时代,由比利时的莫辛和俄国的纳甘两位设计师完成设计,并由俄国的伊热夫斯克和图拉兵工厂生产,莫辛纳甘M1891发射7.62×54毫米凸缘弹,弹仓容量5发,有效射程1000米左右...
1926年,北伐军8个军实力如何?滇军实力弱,王牌第7和4军独一档。从1926年到1928年,这场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国民革命军由广州出发,一路向北,先后攻克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最终兵临江南,迫使北洋政府偃旗息鼓。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中,国民革命军拥有八大军,分别来自广东、云南、...
不过对于北伐军来说,此时也有一些有利因素:1926年5月,广州革命政府所属第四军和第七军作为北伐先锋,开赴湖南拉开北伐战争的序幕的时候,吴佩孚正和张作霖、阎锡山联手攻击冯玉祥为首的国民军,无力顾及湖南战场。直到8月,国民军战败退往西北,吴佩孚才率军南下。不过此时北伐军已经击败在湖南的吴佩孚部队,并顺势...
但是北伐军也绝对不止十万,十万北伐军是指在北伐初期整编的八个军,但这只是初期的数量,并不代表整个国民政府只有这些军队,当时的广州国民政府是孙中山以西南各省为基础联合组建的,里面包括云南(滇系)、广西(新桂系)、广东(粤军)等军阀,在组建北伐军的时候,实际上并非西南军阀的全部家底。而在对阵北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