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沟渠,让停聚在这个水坑的水流出去,即疏通,通利的治法。 2.化湿与利湿 在疏通停聚在局部的水液的时候,就产生了化湿和利湿两种治疗思路, 本质上都是为了疏通水液,治疗水液代谢障碍, 不一样的地方: 化湿偏治疗中焦水湿,即脾胃的部分, 通过软化分割...
各种祛湿法虽作用部位不同,但因药物的功效多样,几种祛湿作用在一药中可同时体现,如厚朴辛苦温,具芳香味,能芳香化湿以畅气机,苦温燥湿以除胀满,故香薷饮、平胃散均用之。又如苍术苦辛温,具芳香味,能化湿以辟秽,燥湿以运脾,胜湿以除痹,李时珍...
临床较为常见的包括茯苓、黄连、黄柏、金钱草、泽泻、薏苡仁等,可以助于湿气排出体内;其次化湿中药还...
因此,要治疗,就要先治脾。脾运化正常,就不会有痰湿源源不断上犯于肺。找到治疗方向就明确了。于是,我就在苍白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入藿香、前胡和杏仁。杏仁和前胡,止咳,略能解表,化解在肌表的湿邪。藿香,芳香化湿。结果如何?患者服用5剂以后,欢天喜地来复诊,说咳嗽基本已经好了,但胃口还不是很好。这...
化湿与祛湿的区别主要从概念、范围和方法上去理解,祛湿是祛除湿邪的一个统称,而化湿是祛湿方法中的一种,其他还包括利湿、燥湿和渗湿。所以,化湿和祛湿的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 1、中医上,祛湿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主要是指用具有祛湿作用的药物来化解体内湿邪的一种方法,包括发汗解表、泻下水湿、健脾祛湿、燥湿和胃、...
最常见的就是湿热互结,所以我们说“湿热不除,身体有毒”。今天沈医生就送给你6种清热化湿的中成药,既能化湿,又能清热,湿气火热两手抓,把身上的“毒气”赶出去。第一个,清热祛湿颗粒,可以清热祛湿,益气生津,适用于湿热互结,热气偏重,导致我们气阴两伤的症状。如果你感觉身上很热,很急躁,同时又觉得...
首先是湿邪停留在上焦,这种人呢,经常会感觉头昏昏沉沉的,天天就跟睡不醒一样,没精神,有时候还头疼、胸闷,这种湿要怎么祛呢?上焦它比较靠上嘛,那肯定让湿从上走比较快,所以用的是化湿法,让湿从表散。第二种呢,就是湿在中焦了,这时候你就会经常感觉肚子胀满不舒服,嘴里老是发粘,嘴里没味儿,...
第四个,藿香正气丸,可以化湿解表,和中理气,适用于外感风寒,同时又内伤湿滞。如果的齿痕很重,舌苔又白又厚,犯恶心,不想吃东西,感觉脑袋昏昏沉沉,四肢还很困重,同时还怕冷,头疼,鼻塞流鼻涕,有一些风寒感冒的症状,就可以参考藿香正气丸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了。第五个,附子理中丸,可以温中健脾,...
这里头,半夏、陈皮、茯苓,基本构成了二陈汤。二陈汤干啥的?我以前反复讲,是治湿痰证的总剂、祖剂。它化解痰湿浊邪的力道很好。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水,陈皮,理气化湿。在这个基础上,医案里添加了苍术,用于进一步燥湿运脾。干姜和附子用下去,来温阳,一能改善患者四肢不温,而能促进痰湿的化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