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是禅宗圣地。禅林是宜春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之一,也是宜春有待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宜春化成禅寺(简称 “化成寺”)的前身为两个佛寺的合成:上岩叫开化院,下岩叫惠昭院,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历史。禅宗圣地 佛教史上划时代意义的‘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都发生在宜春市。宋代诗人赵善坚有...
化成寺依山傍水,秀江河绕寺而过,“化成晚钟”被列入“宜春八景”之一。寺院主体建筑分建于上下岩,以石级相连,下岩目前仅建大雄宝殿,上岩依山而建有水观音亭、卧佛亭、法堂、云水堂等建筑。寺内供奉的卧佛及十八罗汉为缅甸所赠。唐宰相李德裕任袁州长史时曾寄寓于此,寺内有“李卫公读书处”等石刻,寺周有历代文人...
化成寺为安徽九华山的开山寺庙。唐开元年间(773~741年),地藏王金乔觉入山传教,当地人士为之建寺,其后屡有废兴。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两次敕赐御制“藏经”,并子寺内建高大藏经楼收藏。藏经长达6770卷,装帧精美,印制考究,至今保存完好。另藏一套手抄佛经,朱红字体,工整秀丽,相传为山中一位...
拥有一千两百年历史的寺院《宜春化成禅寺》宜春化成禅寺 (简称 "化成寺")的前身为两个佛寺的合成:上岩叫开化院,下岩叫惠昭院,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历史。宋代诗人赵善坚有诗曰:"僧居罗上下,钟声答晨暮",化成寺所处故称"化成晚钟",是古袁州府的"宜春八景"之一。宜春八景,分别为春台晓日、袁山耸翠、钓台...
九华山化成寺的文物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血经拷贝更是珍贵无比,展现了古人的虔诚与智慧。咱们得好好参观学习,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呢! 9月前 0 七宝的蜗牛 一大早手舞足蹈 9月前 0 鬼某其人 这地方不仅有文化,还有“血经”,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9月前 0 老詹全靠浪 九华山化成寺,真...
东化成寺塔,又名“元祐塔”,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钟瑛村紫薇山巅,是宋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址。北宋元佑七年(1092年),东化成寺后山巅建东化成寺塔。塔为平面方形,空筒式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原高七层,现存四层。台基条石砌筑,上设砖砌须弥座,塔身用长方形砖错缝平铺叠砌,逐层向上递减内收。转角...
化成寺,作为安徽九华山的标志性古迹,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开元年间(773~741年)。当时,地藏王金乔觉携带佛法入山传教,当地民众深受感召,遂建立起这座寺庙,它见证了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初创。然而,寺庙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历经多次兴衰更迭。到了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皇帝对化成...
化成寺上岩依山而建有水观音亭、卧佛亭、法堂、云水堂等建筑。寺内供奉的卧佛及十八罗汉为缅甸所赠,下岩目前仅建大雄宝殿。唐宰相李德裕任袁州长史时曾寄寓于此,寺内有“李卫公读书处”等石刻,寺周有历代文人吟咏化成胜景的摩岩石刻及“青莲古洞”遗迹。 沿着台阶登山,寺庙的大殿层层叠叠,与满山的绿色融为一体,...
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区秀江北岸的化成寺,坐落在海拔一百六十三米的化成岩半腰的岩石之上,这里山势陡峭,洞穴幽深,石奇岩壑,以"清奥"著称,被誉为"江南一胜"和"天然图画"。每当夜晚渔舟归航,牧笛悠扬之时,寺内古钟声悠扬清越,回荡在广阔的江天之间,城内外的居民都能清晰地听见,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