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坚二陈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宗金鉴》。具有清热燥湿,化痰散结之功效,主治:眼胞及周身痰核。 组成用量 陈皮半夏(制)各30克 茯苓45克 僵蚕(炒)60克 川黄连9克 甘草(生)9克共为细末,薄荷熬汤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用主治 清热燥湿,化痰散结。眼胞痰核(...
化坚二陈丸○★ 【方歌】化坚二陈丸消痰,周身结核服更痊, 陈皮半夏茯苓草,僵蚕荷叶须黄连。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陈皮10g,制半夏10g,茯苓15g,炒僵蚕6g,黄连5g,生甘草5g,荷叶10g。 【功效】化痰软坚散结。 【主治】痰湿结聚引起的睥生痰核证。 【方解】方中二陈汤健脾化痰,理气祛湿而散结;...
《金鉴》卷六十五:化坚二陈丸 【处方】 陈皮1钱,半夏(制)1钱,白僵蚕2两(炒),白茯苓1两5钱,甘草3钱(生),川黄连3钱。 【制法】 上为细末,荷叶熬汤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痰核结于上下眼胞皮里肉外,其形大者如枣,小者如豆,推之移动,皮色如常,硬肿不疼,由湿痰气郁而成。 【用法用量...
化坚二陈丸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化坚二陈丸 【处方】陈皮半夏(制)各30克茯苓45克僵蚕(炒)60克 川黄连9克甘草(生)9克 【制法】共为细末,荷叶熬汤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眼胞及周身痰核。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
化坚二陈丸--《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处方】陈皮、半夏(制)各30克,茯苓45克,僵蚕(炒)60克,川黄连9克,甘草(生)9克。 【制法】共为细末,荷叶熬汤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眼胞及周身痰核。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开水送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
【答案】:答案:化坚二陈丸属解表剂,功效主治:痰核结于上下眼胞皮里肉外,其形大者如枣,小者如豆,推之移动,皮色如常,硬肿不疼,由湿痰气郁而成。方剂出处:《金鉴》卷六十五。
化坚二陈丸源自《医宗金鉴》。本方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僵蚕、黄连、荷叶组成。其功效为清热化痰,软坚散结,适用于眼胞及周身痰核的治疗。用法是将药物研细末,每次服用6克,以白开水送服。
这种药主要的功能是燥湿健脾、理气和胃。可以用于痰湿停滞引起的咳嗽痰多,上腹及胸脘部位胀闷不舒服,...
化坚二陈丸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化痰、软坚、散结。化坚二陈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名方,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等多种药材组成。这些药材经过精心配伍,能够共同发挥化痰、软坚、散结的作用。在中医理论中,痰是病理产物之一,常因气机不畅、水液代谢失常而生成。化痰药物能够帮助消除体内的痰液,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