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九一一袭击事件,9月12日,包遵信等人发表致布什总统和美国人民的公开信,表示对美国人民的同情和声援,其中有“今夜,我们是美国人”一句。公开信并在网上开放联署,共征集到673个签名。据持独立立场的中国新闻人安替的观察,“从客观效果上看,这篇由若干名知名学者联署的声明,引起的批评...
回头来看,80年代的“文化热”,与80年代初的一些思想,共同构成了改革开放动员期的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即使在比较偏重传统的中国文化书院,当时也有批评儒家最厉害的包遵信等人。 参与中国文化书院的人,大都是我们学校教研室的,因为1984年我还没毕业,就没有参与。反而参与了以北大、社学院青年学者为主体的“文化:中...
《读书》杂志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部也有分歧,有时候吵得很厉害。比如包遵信先生,动不动就说“要干!”这老兄干劲很大。当然也有反对他的意见。慢慢的,就在《读书》内部形成了那么一种局面:包遵信、史枚属于要跟上面干的人,你不准我说什么我偏要说。陈原主张不这样干,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哪壶水不...
包遵信(1937年9月~2007年10月)安徽芜湖人,曾用笔名:忍言、佚之。20世纪80年代初由其任主编的《走向未来》丛书,被誉为中国自由民主思想的启蒙。人物生平 幼时曾读五年私塾,1948~1953年读小学。1953~1959年,在安徽省芜湖第一中学读书(初,高中)。1959~1964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学习。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