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8月,包惠僧被调到周恩来所在的第一师担任第三团党代表。包惠僧到任后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因为第三团是刚成立的,士兵也是刚招募不久的。尽管感到担子很重,但包惠僧也没有放弃,经过训练和整顿,第三团的作风和战斗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第二次东征开始后,包惠僧和钱大钧首战海丰,打败了洪兆麟和谢文炳部,俘...
《群报》由党领导,陈公博任总,包惠僧在回忆录中自称是做撰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新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创办《劳动周刊》,包惠僧和张国焘、李震瀛、李启汉等负责,包惠僧还负责收件与发行工作。这个刊物开支很大,但收效不多。 1922年5月,包惠僧等5人由李大钊介绍到北洋军阀交通部秘密从事党的工作...
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原名包道亨,又名包晦生、包一德、包一宇,1894年生于湖北黄冈县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先后在两所小学当过近一年的教师。后来,他又当过《汉口新闻报》、《大汉报》、《公论日报》、《中西日报》的外勤记者,为了生计,曾...
1949年10月1日,身在澳门的包惠僧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对于此时的他而言,心情无疑是五味杂陈的。自其1948年底带着家眷不辞而别,便断绝了自己前往台北的退路;而今身在澳门,所带钱资又所剩无几。于是,包惠僧在左思右想之下便想到了周恩来——这位比较熟悉的前同志,随即给他发了电报表达...
发来这封电报的人名叫包惠僧,是18年前叛逃到国民党的中共党员。如今发来电报,一方面是对新中国成立表示祝贺,另一方面也是投石问路,试探周总理对自己回归的态度。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沉思了半晌,对周总理表示:“回来可以,但要对党有个交代。”“你跑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好久都没有找到。”1949年春天,解放...
包惠僧(1894—1979),又名晦生,别名鲍一德、包生,号栖梧,湖北黄冈人,1917年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据说,包晦生与董必武初识之后,董必武给他写信,将“晦生”写成“惠僧”,他索性将错就错,把名字改成“惠僧”。革命起点 纵观包惠僧的革命起点,陈独秀是极为关键的。包惠僧与他的革命领路人陈独秀缘分很...
之后包惠僧被调去北京工作,经李大钊介绍进入北洋政府交通部。“二七”惨案之后,包惠僧收到通缉,不得已回到武汉,一直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包惠僧经组织同意,以中共党员的身份加入国民党,在广州为国民党工作。1926年,包惠僧随军抵达武汉,担任新闻检查委员会主席。结果,工作还没有完全展开,包惠僧又被委任为武汉中央...
中共一大共有13名代表,27岁的包惠僧和28岁的毛泽东作为各自小组的代表,很快相互结识。交谈中,包惠僧发现毛泽东知识渊博、思想敏锐、抱负远大,很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两人遂成为好友。中共一大散会后,二人多有书信来往。 陈独秀没有参加共产党的成立大会,大家多少感到遗憾。中共一...
包惠僧的一生充满了争议,有人说他不是中共一大代表,理由是他代表的是陈独秀个人。包惠僧半截革命,投身革命很早却中途退党,参加南昌起义后变节投靠国民党,任国民党中将。当新中国成立后又提出回归。因此有人说他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有人说他是意志不坚定的投机分子……本文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包惠僧,剖析一下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