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审慎执法,顾名思义,包含两个主要方面:包容和审慎。包容,指的是在执法过程中,对于一些轻微违法或者初次违法的行为,采取教育、劝导等方式,给予当事人改正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严厉处罚。审慎,则是指在执法时要谨慎行事,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避免机械执法、简单执法,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二、包容审慎执法的实...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8日讯(通讯员 宋秀华)近年来,株洲市市场监管局着力构建“执法+服务”体系,全面贯彻包容审慎的行政执法理念,按照《株洲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和减轻行政处罚清单》,通过行政指导、告诫约谈、跟踪执法等监管方式,全面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措施,加大服务力度,坚持柔性...
将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的落实情况纳入案卷评查范围进行专项检查,推广宣传经验做法,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加强业务指导、强化执法监督,及时纠正不文明执法,有力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基于我市现有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实际,兼顾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要求,召...
围绕如何推进容错松绑“科学化”,吴晶建议:“对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监管监察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解除干部‘不敢为’的心理包袱。执法机关在容错纠错机制背景下要准确把握执法的力度,提升执法的温度,推行审慎、包容的柔性执法。”此外,行政执法部门还应建立完善责任清单与权力清单等内容,按...
持续落实“双不”“首违不罚”清单,实施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监管观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监管方式从刚性监管为主向刚柔相济、相辅相成、有机结合转变,监管节点从事后监管向事前指导转变,做到非必要不立案、非必要不处罚,营造宽松包容的市场主体发展环境,让行政执法更有“温度”。截至目前,共实施“...
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成效渐显 在依法行政方面,东莞在减证便民行动、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化解涉企行政争议等重点任务开展情况如何呢?今年以来,东莞持续深入积极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当前,已有80项证明事项在东莞市推行告知承诺制,涉及税务、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社保、交通运输、农业...
近年来,樟树市司法局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部署,立足部门工作职能,聚焦行政执法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坚持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践行包容审慎监管理念...
执法大队深入了解案情,向区市场监管局案审会提交了“审慎包容,免于行政处罚”的处理意见并获得通过。多渠道取证 少进门检查 10月18日,秉持“控权保民”的行政法精神,回应企业诉求,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市再度首创《可以不予现场检查的违法行为清单》,包含违法事实可以通过网络取证、上游违法行为已查实、重复举报以及...
郑栅洁介绍,一是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提前明确阶段性...
这是中山市推进包容审慎执法,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中山市司法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镇街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在全省率先开展包容审慎监管改革工作,推进服务型执法、柔性执法,致力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包容的制度环境,助力当地经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