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壮行住宅是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包壮行住宅由门楼和正房组成一进院落。文物历史 包壮行(字穉修,号石圃,1585年一1656年)。他少时就以文学才华而受人称誉, 其中举试卷被作为范文刻印出来,书版竟被重刻了三次。明崇祯十六年(1643)考中进士,任工部(亦称虞部)主事。次年三月,清兵 大举入关,明朝覆灭。...
他的经历和南通本来没什么交集,而据说元朝时,包拯的后裔迁居到南通,一代代繁衍开来,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包拯的后人包壮行中举后,买下了现在的西南营34号,就是他的故居。这次“点亮寺西”工程中,包壮行故居的一部分,也正在“修旧如旧”地改造中。...
根据“点亮寺西”规划的安排现在“包壮行故居”是“点亮寺西”重点改造的工程的之一目前,只对包壮行故居最西侧临街的一部分房屋进行了改造朝南的部分做了修旧如旧的老门厅老的菱形窗棂格也全部保留下来了“包壮行故居”将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改造,相信在不...
小楼的二楼中间伸出一个八角形阳台,夏日炎炎,绿意盎然,藤蔓在这里肆意生长,仿佛瀑布一般,美不胜收。据工人师傅介绍,这里原本住着的老居民已经搬走,古宅现在空关着。后来查阅资料得知,这座小楼原来是包壮行的故居。包壮行,字穉修,号石圃,扬州人。他是崇祯十六年的进士,官至工部主事。他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擅长...
庭院深深,历史厚重。在南通西南营34号,有一户姓包的人家,为包壮行的故居。他们的老祖先,也是我们熟知的包拯包青天。 这个两层的楼房,是祖上传下来的房子。 据包氏族谱记载,南通包氏,祖居安徽合肥大包村,包拯为一世祖。南宋时期,包拯后裔包宏,为避金人兵灾,初徙扬州高邮。元朝中叶,避刘豫动乱和湖水泛滥,自高邮迁...
包壮行在军山罗汉院隐居七年后去世,享年72岁。嘉庆年间,包氏后人包起鹏等,集资在军山罗汉院一侧创建包公宗祠,供奉包壮行神像,将包氏列祖列宗,全部请入祠堂,门额上署“明虞部包石圃先生祠”九字。从此之后,所有包家的后人,每年三月初一和十月初一,不论身在何地,都要到那里祭祀先人。
前两天的节目,和大家介绍了包拯包公的后人包宏,为躲金人兵灾,迁到扬州高邮。元朝的中期,又在高邮迁到通州,在我们南通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子孙枝繁叶茂,遍布南通和全国各地。第八代包壮行中举后,居住在西南营里头的老宅子,今天呢,继续和大家聊聊包壮行,他在明朝崇祯年间做了大官,而在他晚年的时候,不肯做官了,隐居...
“点亮寺西”工程(十):“包壮行故居”修旧如旧 将变身文创空间来源:掌上南通客户端 编辑:王琰 相关推荐 “‘通’心圆”警律联调工作室:服务老年旅客 避免旅途纠纷 民星大舞台|走进开发区:穿城来演出 共享幸福生活 易家桥新村:违建面积超300平米 城管执法予以拆除...
明末,扬州文人包壮行《游军山记》说:“狼山昔亦居水,而夸踞江浒”。他也认为狼山古时曾经在水中。【转发】@赵所生:【南通狼山曾在水中】南通狼山原是海中岛山,后因长江泥沙淤积,出海口东移,狼山渐进入长江。...